新加坡:全球“最不健康”的國家?
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研究人員炮製的這份Eco2指數﹐對這150個國家的經濟安全、生態安全﹐以及它們將多快耗盡可供其使用的資源作了研究。研究人員稱﹐他們開始這項研究的初衷源於氣候變化、世界人口不斷增長和越來越多的金融問題帶來的威脅。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漁業研究中心(Fisheries Centre)負責人拉希德•蘇邁拉(Rashid Sumaila)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每天都聽到有國家深陷財政困境的新聞﹐但那只道出了故事的一半。不斷堆積的生態赤字和財政赤字一樣令人擔憂。”
和新加坡一起墊底的還有其它一些高收入國家﹐這些國家有許多和新加坡一樣﹐也面臨著土地和資源匱乏的問題。根據Eco2指數﹐五個“最不健康的”國家除了新加坡外﹐還有約旦、韓國、以色列和科威特。研究者們希望﹐該排名能幫助這些國家更好地規劃其消費和將來對資源的需求。
在這份列表中﹐排名靠前的國家有玻利維亞、安哥拉、納米比亞、巴拉圭和阿根廷﹐儘管它們的經濟實力相對較弱。研究人員稱﹐這些國家在留給子孫後代他們所需的財政、食品、水和能源保障方面準備得更充分。
在該指數中排名最靠前的東南亞國家是緬甸﹐在所有150個國家中位列32。資源豐富的印尼排名第42﹐儘管其污染問題很嚴重。馬來西亞和泰國分別排在第60和96位。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和關注生態可持續性問題的非政府組織環球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共同合作﹐編輯了這份排名。排名中使用了來自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數據和資料。
蘇邁拉稱﹐儘管新加坡有著巨大的貿易和預算盈餘﹐其“生態赤字”卻是全球最嚴重的。這意味著該國的消費──包括那些裝有空調的巨型商廈──和生活垃圾﹐相對於其農業用地和能源等本地可用資源來說嚴重超支。
新加坡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天然氣﹐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並且該國必須進口其大部分食品﹐儘管政府領導人說要擴展本地農業生產﹐但地產商們已瓜分了幾乎全部土地﹐只留下了寥寥可數的幾小塊農業用地﹐其中大部分位於和馬來西亞接壤的邊境地帶。其它重要資源﹐例如水﹐也很稀缺。因為新加坡的土地極其珍貴﹐因此建集水區時不能佔用公寓和其它生活空間所需地塊。
新加坡已就水資源簽訂了多個協議﹐其中兩個依然有效。依據協議﹐馬來西亞在2061年前將一直為新加坡供水。為了努力盡可能地至少在一些關鍵性資源上實現自給自足﹐新加坡公共事業局(Public Utilities Board)已開始對污水進行處理和回收利用﹐這種水被稱為新生水(NEWater)。該工程有望在2060年時供應新加坡所需用水的80%。
事實上﹐很多居民可能抓破腦袋也想不出為什麼新加坡會排名倒數第一。儘管一些環保人士對那裡不可持續的消費模式感到擔憂﹐但很多外籍人士舉家移民至新加坡﹐很大程度是為了逃離亞洲其它城市如雅加達和香港的非健康環境﹐其中包括被污染的空氣。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麼的話﹐一些居民可能覺得新加坡打掃得太幹淨了。另外﹐新加坡還因其針對水資源匱乏進行的創新之舉贏得了世界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