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 編 )

●8月27日是陽曆年的第239天(閏年是240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26天。

【1901年8月27日:诺贝尔和平奖得者主特里萨嬷嬷出生】
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印度修女特里萨,以表彰她“为克服贫穷所做的工作”。在授奖仪式上,特里萨嬷嬷说:“我以穷人的名义接受这笔奖金。”在晚祷后,她对记者说:“贪婪--对权力的贪婪,对金钱的贪婪,对名誉的贪婪,这是当今世界实现和平的最大障碍。”获奖后,特里萨嬷嬷卖掉了奖章,连同19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贫民和麻风病患者,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美分。如今,她的名字已经飞越千山万水,传遍整个世界。她以献身慈善事业的至诚,直面困苦的精神,赢得亿万人民的爱戴和尊敬,被人们尊为“善良与光明的化身”。
1901年8月27日,特里萨出生于前南斯拉夫的斯科普里。她的父亲是个杂货商,家境并不富足,但父慈母爱,手足亲睦,她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成长起来。7岁时她进入一所公立学校读书,不久就皈依了天主教。善良博爱的天性使她对慈善事业着迷。她回忆说:“在12岁时,我就意识到我有一个使命,就是去帮助穷人。我想做一名传教士。”
18岁那年,特里萨加入洛雷托修女会。这是一个属于印度加尔各答大主教管辖的修女团体。1928年,这个组织安排她到加尔各答的圣玛丽教会学校教书。1946年,特里萨乘火车前往印度东北部山区大吉岭。沿途那些贫瘠的村庄,那些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穷人使她震惊。她“仿佛听到了一个声音在对她呼喊:‘为穷人中最穷的人服务吧!’”她决心离开与世隔绝的教会学校,去帮助社会上那些饥寒交迫的人们。
两年后,在特里萨的一再坚持下,梵蒂冈终于同意她脱离洛雷托修女会。她在印度的美国医疗传教修女会进行了三个月的快速医疗训练后,只身进入贫民区。她用仅有的一点积蓄创办了一所露天学校,专门收留失学的流浪儿童。1950年,特里萨创办了印度爱德修女会,并为它制订了教规:凡教会成员都要立下贫穷、贞洁和服从的誓约。她解释说:“要爱穷人,了解穷人,我们自己也必须是穷人。”这个慈善机构所有的药品都是捐赠的,并无偿提供给贫病交加的穷人。如今,这个机构已国际化:3500名修女管理着115个国家的543个收容所、孤儿院和艾滋病中心。
1952年,特里萨在一座印度庙的旁边建起了“垂死贫民收容所”,以让那些可怜的人在弥留之际能享受一下人间的温暖。这一举动惹恼了寺庙的和尚,他们聚集在收容所外,扬言要杀死特里萨嬷嬷。特里萨用身体挡住大门,大声地说:“你们要杀就杀死我吧,让这些垂死的病人平静地去死吧!”说完,她双手合十,双眼紧闭。她无所畏惧的精神震慑了闹事者,和尚们终于没趣地走了。至80年代末,大约有3万名身患不治之症又无家可归的穷人在收容所里度过了他们最后的日子。当记者问到挽救这些患有不治之症的人是否值得时,她甚至根本不能理解这个问题的意思,因为这与她的人生观格格不入。
此后,特里萨开始考虑收治麻风病人一事。1964年教皇保罗六世在印度访问期间接见了特里萨,并将自己的一辆高级轿车送给她。特里萨后来将这部车卖掉,用拍卖所得为麻风病人建了一幢楼房,并培训了一些护理人员,使这里成了加尔各答唯一的麻风病中心。特里萨的事业得到政府的支持,1962年印度航空公司遵照甘地的指示,免费向她提供各条航线的机票,铁路亦如此。尽管特里萨声誉鹊起,但她总是对记者说,她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她喜欢说,为一个目的去工作就是幸福。
1982年11月,正当黎巴嫩战火纷飞之际,特里萨却乘机抵达贝鲁特,协助被击毁的依拉斯美亚医院救出了37名弱智及伤残儿童。1985年,她带领28名修女前往受灾的埃塞俄比亚,夜以继日地帮助医务人员料理病人。1985年下半年,艾滋病像野火一样在欧美蔓延,人们陷入恐怖之中。特里萨前往纽约,宣传艾滋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并协助医务人员护理病人。
特里萨嬷嬷曾于1985年1月应中国天主教爱国委员会的邀请访问中国。正值滴水成冰的寒冬季节,这位闻名世界的女性却只穿了一身白衣,外套一件深蓝色的破旧毛衣,脚穿一双半旧的凉鞋。
【 歷史大事輯要 】
●前55年8月27日:凱撒登陸英格蘭。—— [圖片欠奉]
●1820年8月27日:中國道光帝即位。—— [圖片欠奉]
●1883年8月27日:荷屬東印度群島上的喀拉喀托火山發生四次大規模噴發,並引發海嘯。

●1891年8月27日:法國與俄羅斯簽定防禦聯盟。—— [圖片欠奉]
●1896年8月27日:英國軍隊炮轟的桑給巴爾皇宮,迫使其蘇丹巴伽什退位,英桑戰爭發生。

●1908年8月27日,清廷頒佈《欽定憲法大綱》,同時宣佈預備立憲期限為9年。
《欽定憲法大鋼》由憲政編查館制訂。包括“君上大權”14條,附“臣民權利義務”9條。
前14條規定皇統永遠世襲,皇權不可侵犯;皇帝總攬國家立法、行政、司法大權,統率陸海軍,親自裁定對外宣戰、議和、簽訂條約等外交事項;有權召集和解散議會;
詔令限制人民自由;法律議案未經皇帝核准,不得施行。
後9條皆為人民“義務”之規定,如納稅、服兵役等;而無自由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公民權利。

●1910年8月27日:愛迪生發明有聲電影。
1910年8月27日,湯瑪斯-阿爾瓦-愛迪生宣佈了他的最新一項發明:有聲電影。一些經過挑選的觀眾被邀請到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的愛迪生實驗室,觀看把留聲機的聲音和電影攝影機上的圖像聯繫起來的電影機。愛迪生的貢獻在於他在同一時間裏把聲音和圖像同時記錄下來。

●1912年8月27日:北京圖書館正式。
北京圖書館始創於1909年4月,當時名為“京師圖書館”,它是在清末掌管學部的大學士張之洞奏議下,根據清朝頒佈的第一個關於建立圖書館的法令興建的。熱心社會教育事業的蔡元培、魯迅、梁啟超、馬敘倫等曾領導並參與了建館工作。第一任館長是繆荃孫。京師圖書館館址在北京鼓樓附近的什刹海廣化寺。當時的藏書主要有南宋緝熙殿、明代文淵閣的部分珍本:清朝內閣大庫、翰林院、國子監南學的藏書、熱河避暑山莊文津閣的《四庫全書》以及敦煌石室所藏寫經八千卷等,圖書總數不到十萬冊。“京師圖書館”於1912年8月27日正式開館接待讀者,1917年開始接受國內出版物繳送本,從而確立了國家圖書館的地位。1927年北伐戰爭結束以後,國民政府將“京師圖書館”改名為“國立北平圖書館”。1928年8月北平圖書館同北海圖書館合併成為新的國立圖書館。1931年在北海皇家花園西側建成面積8000平方米的新館,熱河避暑山莊文津閣所藏的一整套《四庫全書》善本連書匣及書架一同搬進新館,圖書館門前的“文津街”由此而得名。
抗日戰爭時期,日偽政府教育總署接管圖書館,並改名為“國立北京圖書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圖書館被迫停業。其間,有相當一部分珍貴善本,分裝為210箱,輾轉上海、美國,後運至臺灣“中央圖書館”。
●1916年8月27日:興登堡擔任德軍最高統帥。
1916年8月27日,德皇威廉二世任命陸軍元帥馮-興登堡為德軍參謀長。
●1939年8月27日:由德國製造的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飛上天空。
噴氣式飛機不同別種飛機,這是靠裝有噴氣式發動機來推動機身向前的。噴氣式發動機是利用發動機本身高速噴射的燃氣流所產生的反作用力以推進飛行器的。這種原理在我國古代就曾為人們所利用。宋朝發明的帶火藥的火箭,就是運用這種原理。火箭上有個紙筒,裏面裝滿火藥。火藥燃燒的時候,產生一股強烈的氣流從尾部噴射出去,利用噴射氣流的反作用力,火箭就能飛快地前進。但是,人們真正地完整地認識這個原理,還是20世紀初葉的事。俄國的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1903年出版的《利用噴氣工具研究宇宙空間》一書,闡明了火箭飛行理論,論述了將火箭用於星際交通的可能性,提出了液體燃料火箭的思想和原理圖,並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噴氣發動機的計算。這些,為製造噴氣式飛機提供了理論依據。噴氣式飛機的誕生,是人類交通史上一件大事。它每小時能飛1000多公里到3000多公里,高能飛到兩三萬米的高空,最遠一次可連續飛行1萬多公里。使人類的交通速度發生了一次重大的飛躍。

●1945年8月27日:美國空運國軍搶佔城市。
1945年8月27日,在華美軍總司令魏德邁調集中國及印度境內所有美國軍用與民用飛機,開始全力空運國民黨軍搶佔重要城市。首先將國民黨軍新六軍從湖南芷江運進南京。緊接著美國第十、第十四航空隊開始全力空運國民黨軍隊搶佔上海、北平、天津、廣州等。魏德邁宣稱:“這無疑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空中軍隊調動。”。


●1971年8月27日:乍得發生未遂政變。

●1980年8月27日:全鬥煥出任韓國總統。
南朝鮮政府發生內訌,中央情報部長金載圭在宴會上向朴正熙總統開槍,朴當場斃命,總理崔圭夏出任代總統。

●1993年8月27日:中國青海省溝後水庫發生決堤,多個村莊被洪水沖毀。三百多人死亡,災民無家可歸。

●1993年8月27日:禹作敏被判徒刑。
1977年,禹作敏50歲,是天津市靜海縣大邱莊的黨支部書記。
大邱莊的第一桶金是辦軋鋼廠。禹作敏動員全村集資10萬元,貸5萬元。禹說:“富不起來,我爬著去給你拜年。”後來大邱莊火起來了。1991年,工農業總產值18億元,比1978年增長1000倍,大邱莊號稱中國第一村。
禹作敏雖只粗通文化,但話語頗有哲理:“抬頭向前看,低頭向錢看,只有向錢看,才能向前看。”更為文味兒的則是:“完善的經濟效益之花,必然結出豐滿的政治之果。”
1993年8月27日,禹作敏被判犯有窩藏罪、妨礙公務罪、非法拘禁罪、行賄罪,執行有期徒刑20年,剝奪政治權利兩年。



●1993年8月27日:橫跨日本東京灣,連接東京市區與台場人工島的彩虹大橋正式通車。

●1999年8月27日:俄軍隊清剿車臣非法武裝。
1999年8月底和9月初,俄羅斯車臣地區非法武裝潛入鄰近的達吉斯坦共和國,夥同當地分裂主義分子發動反政府暴亂。車臣非法武裝分子還在莫斯科等俄大城市製造多起爆炸事件,造成300多居民死亡。為了穩定北高加索地區局勢、徹底解決車臣問題,俄聯邦軍隊在平息達吉斯坦叛亂後乘勢進入車臣,清剿非法武裝和恐怖分子。
目前,俄聯邦軍隊已控制車臣絕大部分地區,首府格羅茲尼處於俄軍重重包圍之中。在車臣和此前在達吉斯坦進行的軍事行動中,俄軍共擊斃6500多名非法武裝分子,俄軍陣亡305人,傷863人。。




●2000年8月27日:俄羅斯莫斯科奧斯坦金諾電視塔發生大火。


●2003年8月27日:火星到達近60000年以來距離地球的最近位置,距離地球只有55758006千米。

●2003年8月27日:朝核六方會談第一輪在北京舉行(27日—29日)。

●2004年8月27日:夏季奧運會男子110米跨欄 - 中國田徑選手劉翔在雅典奧林匹克體育場跑出12秒91平世界紀錄的佳績,並同時打破奧運會紀錄12秒95。

。
—— 【 臺 灣 報 導 】
●1917年08月27日 (星期日) 美國休士頓引起種族紛爭。
白人對黑人歧視日漸強烈,各地也產生暴動以及濫用私刑的情況。在軍隊中,白人士官以侮蔑的口吻稱黑人士兵為「黑鬼」,並時常欺負、侮辱黑人,此外一般的白人市民也認為黑人士兵絕不可能盡全力來保護國家。
1917年8月27日美國南部德克薩斯州的休士頓地區,第24黑人步兵隊的士兵,與當地的白人集團發生衝突,有17名白人及2名黑人死亡。早在8月23日的深夜,當黑人士兵得知白人將前來攻擊後,立刻群起武裝,以備反擊,終於釀成這件流血的慘劇。事後進行判決,有62名黑人士兵交付軍法審判,在軍法會議上,共18人被判刑,41人判終身監禁,4人判長期徒刑;黑人對於判決結果十分不滿,紛紛發生請願的行動。

●1928年08月27日 (星期日) 美英法日義等15國簽訂「非戰公約」《關於廢棄戰爭作為國家政策工具的普遍公約》。
在巴黎簽定一項為解決國際紛爭,並且否定戰爭的「非戰公約」。這項非戰公約是因去年舉行的日內瓦海軍裁減會議並未獲得任何成果,而由法國外長白裏安所提出,主要目的是藉此來否定戰爭。美國的國務卿開勒格更提議這項條約不應該只有美法二國簽定而已,應再擴大到其他國家,於是呼籲各國參加。然而該項條約上雖然明令禁止戰爭,但對於違反非戰公約國行使武力並不被視為遐法,同時因自衛而須行使武力時也不加以禁止,此外,對於違反者也沒有任何制裁的規定。

●1931年08月27日 (星期日) 多尼耶飛艇飛抵紐約港。
嚐試要飛行世界一周的德國特大飛艇多尼那DOX,在今天飛抵紐約港。這艘DOX是以金屬打造,由德國多尼那公司花費五年時間完成。總重量是五十一點五噸,搭載七十名旅客,只有貨物時是二十五點八噸,堪稱世界巨大的飛艇。但是這種大型飛艇卻因體積過於龐大,導致效率不良,無法達到實用化。


●1998年08月27日 (星期日) 中共飛彈危機以來首見的藍燈。 —— [圖片欠奉]
經建會公佈7月分景氣概況,領先指標連續7個月下降,對策信號則出現民國85年6月,中共飛彈危機以來首見的藍燈。
【出生】
●1770年08月27日
被譽為近代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同時也是哲學界異軍突起的巨擘黑格爾,係於1770年的這一天在德國史圖加誕生。
黑格爾所闡揚的哲學中,包括「唯心辯證」「形而上學」等論調在內,都是非常艱澀難懂,因此,學術界雖然極力推崇他用「思想」來凝結宇宙間萬有現象之力量是如何如何得偉大;可是,毋庸置疑的,必然是落個曲高和寡的下場,但黑格爾卻能透過弟子們的宣揚,甚而在後來還衍生成「黑格爾學派」,卒使他的深奧思想能夠突破世俗重圍而留傳千古。
究竟黑格爾是如何去感召這批門生呢?試以他在海德堡大學首次上課的開場白為例,黑格爾在當時是這樣說道:「我要特別號召青年的精神,因為青年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時期,它沒有受到狹隘目的系統之束縛,而且還有從事於無關自己利益的學術工作之自由……我首先要求各位的是信賴學術、信仰理性、信賴並信仰你們自己;追求真理的勇氣和對精神力量之信仰是研究哲學的第一要件,而且,人是必須應該自尊自重,並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
當時,德國思想正因政局板蕩而陷於混亂,黑格爾適時予以醍醐灌頂,難怪受業學生會對他敬仰有加,致使德皇在聞訊後也立刻昇調他到柏林大學執教,由此足見適時的身教言教是極具振聾發瞶作用,而且還備受朝野注目的。

●1910年8月27日:德蕾莎修女,宗教慈善家,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997年)。
【特蕾莎修女名言】: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

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
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你看,说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
而决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






●1929年8月27日:阿拉法特出生。


●1936年8月27日:連戰,台灣政治人物。

●1971年8月27日:張智霖,香港演員及歌手。

【逝世】
●1576年8月27日:提香,義大利畫家。(1477年出生)










●2001年8月27日:黃萬里,中國水利、水文學專家。
—— < 色狼補識:以此圖片 與 驴民总工nannv 相呼應。 >

黃萬里關於三門峽水庫的預言,不幸言中了。1960年三門峽下閘蓄水後,還遠遠沒有達到設計中的360米的正常水位,水位僅在332米,流量僅為2000立方米/秒時,渭河下游就全線告急。
黃萬里認為三門峽水庫大壩將把下游的洪澇威脅轉移到上游,而清水出庫又將威脅下游的堤防。這一切都被他說中了。
黃萬里是不幸的,他的意見不被理睬,因言獲罪,受盡磨難。但他作為一個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猜想被證實了,他的理論的正確性被檢驗了。黃萬里的治河理論很獨特,與當時水利界主流的觀點大相徑庭。
黃萬里主張順應自然,因勢利導,反對修建大壩,反對蓄水攔沙和上攔下排。在《論治理黃河的方略》中,他描繪了他“分流排沙”的治黃方略。他說:“孟津以下北至天津,南至淮陰,是一個向上隆突的圓錐體形大三角洲,面積25萬平方公里。在沒有人類活動以前,這個三角洲上的水沙本來是向北、向東、向南分散開來的,現在我們就應該因勢利導地、繼續有秩序地把水沙送到這個三角洲上,‘且灌且糞,長我禾黍’。”
河南科委副主任杜省吾當時已年過七旬,為研究黃河曾步行考察黃河下游,主夥黃土下瀉乃是黃河的必然趨勢,絕非修建人工建築特和水土保持等人為力量所能改變。“黃河本無事,庸人自憂之”,所以他力主炸掉三門峽大壩,進行人工改道。
黃萬里治河,不用建攔河大壩,也不需上攔下排,還不需加高堤身,甚至不需整治河道與河口。他的理論很像今天流行在萊茵河和法國羅納河流域的治河思想。

1970年1月至1971年10月,三門峽樞紐進行了第二次改建,先後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打通了8個施工導流底孔。當時黃萬里力勸人們不要封堵它們為的就是一旦泥沙淤積嚴重,就用它們排沙,但最後還是被封上了,並將5個發電引水鋼管下移,擴大瀉流量.

老年黃萬里認為:從自然地理觀點,長江大壩攔截水沙流,阻礙江口蘇北每年十萬畝的造陸運動;
淤塞重慶以上河槽,阻斷航道,壅塞將漫延到滬州、合川以上,勢必毀壞四川壩田。
目前測量底水輸移率尚缺乏可靠的手段,河工模型動床試驗在長期內長段落中尚欠合理基礎,只可定性,不能定量,不足以推算長江長期堆積量。故此而論,長江三峽大壩永不可修。如果是為了發電,可在雲貴湘鄂贛各省非航道上建大中型電站,它們的單價低、工期短,經濟效應比三峽大壩發電要大四倍以上。就流域經濟規劃而言,也應先修四川盆地邊緣山區之壩,如烏江電站等為宜。
此外,從國防的角度看,大壩建起來後無法確保不被敵襲,也很不安全。黃萬里預言:“三峽高壩若修建,終將被迫炸掉。”同時,他還指出,公佈的論證報告錯誤百出,必須懸崖勒馬、重新審查,建議立即停止一切籌備工作,分專題公開討論,不難得出正確的結論。
1986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對三峽工程進行論證,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黃萬里">黃萬里ersonName>教授沒有被邀請參加工程論證。黃萬里數次給中央領導人和政治局,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家監察部寫信,痛述三峽工程的危害。要求中央決策層給他半個小時的時間,陳述為什麼三峽工程永不可建的原因。但是這些信件都泥牛入海無消息。
黃萬里晚年病重昏迷中仍喃喃呼出:“三峽!三峽,三峽千萬不能上!”2001年8月27日,他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了人世。。

[
本帖最后由 资深色狼 于 2011-8-27 13:1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