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核潜艇放射物泄露续:新型潜艇核泄漏事故频发
博讯7月30日独家披露“中国大连新建核潜艇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后,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韩国政府要求中国核实核潜艇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的传闻是否属实,中国外交部向韩方发电表示,“对此事并不知情”。
新型潜艇核泄漏事故频发 中国军方极力掩盖
博讯据来自海军的消息:中国海军的新型核潜艇曾多次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仅已知的就有六次。此次发生事故的潜艇,其实也非初犯,而且就在事故发生前不久,才刚刚经历过一次核泄漏事故,尽管后果还不算十分严重。部分执行任务的单位曾经严重质疑上艇开展后续工作的安全性,要求军方放慢步伐、脚踏实地,优先解决部分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但军方却强调事故发生的“偶然性”,坚持加快工程进度,并强行下达命令:严格保密、继续工作。被派遣上艇的工作人员,除政治上、工作上的通常要求外,要求务必已婚、已生育。结果,核事故很快就又一次“偶然”发生了。此次事故发生时,在艇上作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基本来自北京,系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第九分院(时代电子)所属的第774研究所的员工。这些工程人员大都在北京南四环外的一个叫东高地的地区居住,但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能回家。
以下是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的报道:
中国核潜艇在大连发生核泄漏:国防部否认
8月5日,中国国防部向《环球时报》明确否认这一传言。国防部有关人员表示,“中国海军没有核潜艇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
8月6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近日,一则中国核潜艇在大连港发生核泄漏事故的传言不仅在国内一些军事论坛上引起网民议论,也引起西方媒体以及相关机构的关注。8月5日,中国国防部向《环球时报》明确否认这一传言。国防部有关人员表示,“中国海军没有核潜艇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
美国《华盛顿时报》8月3日援引一家总部设在美国的中文网站的消息称,中国北方大连港的潜艇基地被发现有放射性物质泄漏。泄漏事故发生于7月29日,当时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小平岛基地为一艘“晋”级核潜艇安装电子设备。中国军方已严密封锁现场。该网站表示,消息来自“直接且独家”的消息源。该消息传出后,在国内一些军事论坛上引发网民议论。
为此,《环球时报》致函中国国防部求证。8月5日,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回应说:“经查,中国海军没有核潜艇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
韩国媒体对该传闻也非常敏感。韩国《朝鲜日报》3日发表社论称,中国应查明“核泄漏传闻”真伪,并尽快向韩国政府提供可信信息。该报认为,如果核潜艇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对与中国隔海相望的韩国来说,将是十分敏感的问题。泄漏到海里的放射性粒子将进入浮游生物、贝类等海底生物和小鱼的体内,经过大鱼吃小鱼的食物链过程,污染韩国西海鱼类。
韩联社5日称,韩国政府要求中国核实核潜艇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的传闻是否属实,中国外交部向韩方发电表示,“对此事并不知情”。报道援引韩国外交通商部有关负责人的话说,这并不能视作中方的正式回复,韩方仍在等待中方回复。另一名有关负责人认为,潜艇属于军事机密,实际上不属于中国外交部的管辖范围。中国外交部可能也在了解情况。
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1日援引澳门军事评论员黄东的话说,没听说大连有核潜艇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中国核潜艇制造厂在辽宁省葫芦岛,基地在山东省青岛巿,按常理推测,大连不会有新建核潜艇停泊,而安装舰载电子设备不涉及核反应堆或核燃料,不可能跟放射性物质泄漏有关,所以消息准确性存疑。
分析人士称,根据谷歌地图提供的卫星照片,大连市东北的小平岛海军基地,出现中国海军第二艘“晋”级核动力潜艇。不排除放射物质泄漏事件的传言可能与此有关。小平岛可能是中国潜艇试验、训练两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