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首两个星期,福建及杭州分别有大桥倒塌,山东胶州湾刚通车跨海大桥被揭发偷工减料,险象环生,云南一条落成第二天的公路被雨水冲毁。此外,投资二千二百亿元的京沪高铁,通车不到一个月,五天内发生六次断电停车意外,南京站在大雨下形同“水帘洞”,且地基下陷;深圳、北京、上海的地铁电梯发生多宗意外。这些,都是基建大跃进的可怕后果。
从中央到地方,近年都患上“基建狂热症”。过去十多年,中国花了数十万亿元于基础建设,修建大量公路、桥梁;二 ○○八年金融海啸后,中央推出四万亿元刺激经济方案后,各级政府更以空前热情,抛出各种“铁公基(铁路、公路及基础设施)”项目,形成一波又一波的“基建大跃进”。
所谓“大跃进”,就是罔顾现实,投放大量资源去追求极速发展。而“大跃进”总是要付出惊人代价的。一九五八年至六一年的“大跃进”,毛泽东想在短时间内“超英赶美”,地方干部为迎合他,夸大粮食产量,上缴所有收成,颗粒不剩之下,农民被迫吃树皮草根甚至泥巴,以致三千万人活活饿死,是中华民族史上最惨烈的人祸。自此,“大跃进”与“可怕代价”画上等号。
虽然教训是如此惨痛,但近年中国在多个领域仍不断出现大小不一的“大跃进”: “高校”、“汽车”、“高速公路”,近年则轮到地铁、高铁。一方面,完善的基建是经济增长必不可少助力;而且,基建投资对刺激经济有立竿见影之效,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可作为官员擢升本钱。因此,地方政府及干部都非常热衷基建。
但这些大跃进产物,当然逃不出“可怕代价”的命运。其一,效益低下。当然并非全部基建大跃进项目都是低效益,但不少项目匆匆上马,甚至曾被中央“枪毙”,原本要地方配套的资金又只落实四成多(审计署报告),效益低下甚或烂尾是必然的。其二,重视建造而轻视管理的思维根深柢固,加上基建大跃进下,管理人员的数量及经验都无法满足需求,以致道路桥梁地铁的管理水平低下。
更重要的是,大量高速公路、桥梁匆匆开工建造,在缺乏外部监督下,这些工程的贪污腐败特别严重,直接影响到质量,形成无数豆腐渣工程。最豆腐渣的路桥在兴建时会出事,稍好一点的会在使用初期露馅,再好一点在十年八年后才垮塌。现时正是各时期、各级别豆腐渣路桥的集中出事期,以致道路桥梁坍塌的事件层出不穷,基建大跃进的恶果开始浮现了!
张华
逢周三、五刊出
http://pvv.org.ru/apple/art_main ... 104&art_id=15446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