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編)
●1967年7月16日:美國13萬7千名鐵路工人總罷工。
這次罷工是由於美國侵越戰爭使得物價飛漲,工人實際工資不斷下降而引起的。
以後捲入這次罷工鬥爭的鐵路職工多達70萬人,罷工迫使美國95%以上的鐵路客運和貨運陷於停頓。
據美通訊社估計,這次罷工在48小時內使鐵路資方損失達7,500萬美元。它是戰後美國第一次鐵路工人全國大罷工。
美國總統詹森聲稱,由於鐵路大罷工,美國正面臨著“一場全國性危機”。。

●1969年7月16日:美國太陽神十一號發射升空,三名太空人展開登月旅程。

●1977年7月16日:中共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開幕,會議決定永遠開除“四人幫”黨籍,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

●1979年7月16日 薩達姆侯賽因就任伊拉克共和國總統。 - 見[ 歷史詳解 ]

●1985年7月16日 一群少年侵擾五角大樓電腦。
因為年紀小,警方不能公開範派爾、紅色巴查塔、私人分部、N·J·哈克、夏克、商店經理、金庫和貝奧沃夫的真實姓名。
但是使用化名的這7名新澤西少年由於通過電腦接觸了秘密資料記錄而引起了極大的混亂。
這幾個神童悄悄地接通電話交換臺隨著和歐洲通電話,其中一個電話打到了五角大樓一位元陸軍中將的辦公室。
他們還利用一位陌生人的信譽卡買了幾次東西。他們的資料庫裏還存有一份炸藥成分表。

●1991年7月16日:中共民政部公佈華東水災災情。

●1993年7月16日:Slackware Linux首次發佈(版本號1.00)。

●1994年7月16日:彗星與木星相撞。 - 見[ 歷史詳解 ]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於ffice:smarttags" />1994年7月16日至22日,斷裂成21個碎塊,其中最大的一塊寬約4公里,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連珠炮一般向木星撞去。這次彗星、木星相撞使科學家們激動不已,它是望遠鏡發明以來,甚至是望遠鏡發明以前的很長時間以來,人類所能觀察到的第一次大規模天體相撞。

●1997年7月16日:朝韓雙方軍隊在朝鮮停戰軍事分界線附近發生武裝衝突
據朝中社報導:“今天上午10時50分左右,朝鮮人民軍巡邏部隊在軍事分界線北方所屬地區執行正常巡邏任務時,韓國軍隊武裝人員突然用無後坐力炮和12.7毫米大口徑機關槍發射了3060多發槍炮彈,致使人民軍士兵嚴重負傷,哨所建築物也遭到破壞。”報導說:“朝鮮人民軍被迫採取自衛措施,雙方在軍事分界線上發生了激烈武裝衝突。”
韓國國防部發言人說,“今天上午10時57分,7名朝鮮人民軍軍人越過非軍事區內的軍事分界線進入韓國江原道鐵原郡金化邑約70米,韓方在用廣播警告無效後,發射200發子彈以示警告,朝鮮人民軍哨所隨即用機關槍等重武器向韓方射擊80餘發子彈,並發射炮彈十幾枚。韓國方面沒有任何傷亡。”。

●1999年7月16日:小約翰•甘迺迪,美前總統甘迺迪之子駕機失事(1960年-)


●2000年7月16日::本世紀最長的一次月全食。
發生地點:全球 2000年7月16日晚上的月全食,是自1859年8月13日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月全食,全食階段持續1小時47分!
下一次要再看到如此長的月全食,必須等到2966年8月22日才會發生。

●2003年7月16日:香港特區政府的兩名高級官員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和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在同一天向政府遞交了辭職信。

●2003年7月16日:全亞洲超過50家電臺定7月16日為《周傑倫日》,同步首播新專輯《葉惠美》中第一主打《以父之名》,預計有八億人同時收聽。之後每年7月16日為周傑倫日。- [臺灣官方如實報導]

●2007年7月16日:所有網路遊戲實行防沉迷,未通過與未滿18周歲的玩家將實行限制,0-3小時正常,3-5小時積分金幣獎勵減半,5小時之後為零。 - [臺灣官方如實報導]

●⊙○ 2010年 【 噴 嚏 圖 掛 】 回 顧 ○⊙●
●飛離太陽系
美國航太總署(NASA)於1977年發射的2艘航海家號太空船(Voyager),是目前所有仍在運作、還可聯繫的太空船中,距離地球最遠的。兩艘飛船至今年7月均已飛行超過1萬2000天,這是相當了不起的紀錄。發射23年,飛行220億公里,即將離開太陽系。

●中國式嚴打
湖南再現中國式嚴打,上演公捕公判大會,引發六千餘人圍觀。網友評論:“這並非簡單的文革場面,它具有殺雞儆猴、挾持法律向公眾恐嚇的含義——作為執法機關,只要栽到我手裏,你的任何權利——應有的已經不應有的,通通都將化為烏有。”
這是漣鋼提供的大卡車。在掛有“嚴厲打擊侵害漣鋼犯罪行為”、“促進企地共同繁榮發展”等標語的卡車上,罪犯和疑犯掛著寫有自己罪名和名字的木牌面朝街道。車隊緩慢行經漣鋼賓館、漣鋼雙菱大廈、漣鋼影劇院、漣鋼醫院及中學等路段,行約4公里後返回看守所。

●黑道
他出身農家,一貧如洗,跟人學殺豬賣肉,每天背著200斤的豬肉進城去賣。後來生豬屠宰定點,他成立公司,被工商局指定為唯一合法單位,從此壟斷市場——重慶打黑時他被稱為豬霸。他辨解說:是政府給了我壟斷地位。又說:如果我是黑社會,那為什麼財政要參與我的公司?——他叫王天倫,無期徒刑。

●一個最能反應中國人素質的提示語!!!

●和尚賣藝
一和尚賣藝。有4個城管叫他走,他沒有理會接著耍。4城管只好叫人,本想去砸和尚的東西,但怕他功夫厲害!於是30多個城管只能拿著棒子說你走不走?和尚說我不走!有本事抓我!打架,我不怕你人多。隨後大叫一聲,用手直接把磚頭敲碎了。城管見了說:你要講道理,出家人不要打打殺殺。現場的人全部笑了!

●我臉紅了!
日前,南京中山文理學院院長楊林川,頂替女模特,自己全裸上陣授課引發爭議。女生髮帖稱:校長赤裸著在教室裏走動,指點我們創作,走在我身邊的時候,我臉紅了!

●大連輸油管線起火爆炸,十幾小時候後仍未撲滅

昨晚18時50分,中石油大連大孤山新港碼頭一儲油罐輸油管線起火爆炸,大連市先後出動2000多名消防官兵和近300輛消防車,發生爆炸的一條直徑900毫米管道大火全部撲滅,但爆炸引發的另一條直徑700毫米管道發生的大火至今未撲滅。



【 每 日 一 英 語 】
The darkness is no darkness with thee.
有了你,黑暗不再是黑暗。
【 每 日 一 宋 詞 】

【 每 日 一 文 物 】

【 每 日 一 元 曲 】

【 每 日 一 古 文 】

[ 注 ]:禳 rang 陽平:祈禱消除災殃<~ 解>。 ——(資深色狼)
【 每 日 一 笑 談 】

【 每 日 一 專 輯 】



【 每 日 一 截 圖 】

【 每 日 一 桌 面 】⊙ PLAYBOY 精品

【 每 日 一 命 理 】
【7月14日出生的人】多情種
7月16日出生的人一再沉溺於浪漫的感覺中,對愛情、探險以及令人驚喜的人事物有著無可救藥的情愫。這天出生的人會因生活中這些興奮好玩的事情而茁壯;相反地,世間無聊平凡的事情也會讓他們無精打采。熱力四射的能量使他們看起來與衆不同,他們是天生的理想主義者,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更認定自己的作爲是一種十字軍東征似的奉獻與付出。
這種浪漫的另一面則是一種高度發展的理智力量。很多這天出生的人都自認爲是邏輯下的産物,相信理智的力量會超越事物,但是他們的所言所行可能就是兩碼子事了。如果別人解讀他們所說的話,可以看見邏輯的影子,不過當你觀察他們是如何溝通時,那可是情緒當道了。這是因爲他們表達的方式有時候活像是講道,特別是在他們想說服別人什麽才是真的或是對的時候。
7月16日出生的人總是在理性和情緒之間掙扎。例如他們或許會因爲被自己瘋狂的熱情所困擾,所以接受一些死板的教條以規範自己的能量。可惜的是,這樣的行爲最後總是讓他們感到挫折,也因此變得離群索居。而他們也始終處於沸騰的狀態。
很多這天出生的人總想改變別人的宗教信仰或意見,而且老是利用自己的邏輯和熱情將別人拉到自己這一邊。所以他們一定要小心,不要介入或是很不得體地告訴別人要相信什麽,或是剝奪別人親自經驗與學習的機會。
這天出生的人如果比較保守的話,會找一項普通的工作,然後過著平靜無波的生活。但是如果看看他們所讀的書、喜歡的電影或電視節目,便可以發現他們騷動不安的靈魂。他們總是希望能夠有實現願望的一天,或是至少要表達出來。這樣對他們來說才不會虛度此生。
戀愛可能會對他們有不利的影響,而且不管是愛得有多深或是愛了幾百次。不管是在什麽樣的情況下,即使機會渺茫到萬分之一,也很難將他們從夢中打醒。像是阻礙、困難、挫折和所有這類的東西都只是他們浪漫只中的家常便飯。一旦他們的幻想起飛了,他們只會悶著頭往前沖。如果他們迷戀的不是一個人,而一個地方、一件事物或是一種經驗,除非他們真的得不到它或瞭解到自己的荒謬,他們可是會一輩子無怨無悔地迷戀著。在這方面,他們希望維持自己的夢想,因爲比起實際的行動來說,這可是最好的代替品了。
幸運數字和守護星:
7月16日出生的人受數位7與海王星的影響。由數位7所主宰的人是個超極的夢想家,這主要也是受到月亮的影響(巨蟹座的主宰行星)所致。海王星是個夢想、幻想與宗教般感覺的行星,既然這天出生的人有這方面明顯的趨勢,他們就一定要注意別幻想過頭了。這些由數位7所主導的人有時候會因爲不聽別人的勸告而濫用金錢,結果可能使得整個家庭陷入兩袖清風的絕境。所以如果能夠找到一個好的會計或是記帳人,對他們來說可是助益良多。
健康:
這天出生的人在健康方面最大的危機,是他們堅信心志的力量可以克服體力上的不足。所以他們得瞭解身體上的某些不適一定需要醫生、治療者和諮詢者的協助。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有時候心志力量的確對他們助益良多,而且他們也不易受到壓力的侵擾。即使如此,一份設計良好、而且壩爲個人量身訂作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卻是值得大力推薦的。
建議:
冷靜一下。讓感覺輕鬆地宣泄出來,不要壓抑它。將熱情導入正面的、而不是擾人的方向,學習不要激怒他人或是嚇跑別人。不要爲自己的懶惰找任何藉口。保持樂觀的心境,但不可過於盛氣淩人。
名人:
亞孟森(RoaldAmundsen)挪威探險家,早年習醫,後來轉而從事航海探險,是第一位抵達南極的人。
臺灣演員楊惠珊,曾以《玉卿嫂》及《我這樣過了一生》等片享譽影壇,後退出銀幕鑽研於玻璃藝術創作,現爲琉璃工房的負責人之一。
以色列裔美籍小提琴家和指揮家平查斯祖克曼(PinchasZukerman),以詮釋艾爾加的協奏曲最爲出色,並且也演奏中提琴。
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斯畫家沙托(AndreadelSarto),以教堂壁畫傳世。
琴姐羅傑斯(GingerRogers)百老彙舞者及電影演員琴姐,早期多半與佛雷亞斯坦搭檔演出,1940年以《女人萬歲》一片贏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俄裔女鋼琴家達維多威克(BellaDavidovich),六歲時就接受正式的音樂訓練,九歲應音樂會上獨奏貝多芬的C大調鋼琴協奏曲,後來投奔西方,入籍美國。
塔羅牌:
大秘儀塔羅牌的第16張是“高塔”,畫面上國王從雷擊的高塔上摔下來,而建塔者則被一拳打中頭部死去。高塔不只象徵現實事物的暫時性,也代表了人際關係和職業的變動性;而這些改變又往往是突然且迅速的。牌面正立時,代表能接受挫折,並勇敢克服挑戰;牌面倒立則表示得意忘形、自作自受以及沉迷在虛幻不實的想象中。
靜思語:世間猶若濃湯,你我皆在碗中浮沉。
優點:忠誠、熱情、喜歡教化別人。
缺點:壓抑、不切實際、泛道德取向。
【 出生 】:
●1952年7月16日:楊惠珊,臺灣演員,曾以《玉卿嫂》及《我這樣過了一生》等片享譽影壇。

●1964年7月16日:劉錫明,香港男演員。 —— 今日<每日一专辑>即收录有劉錫明一首。
●1964年7月16日:關詠荷,香港演員。
【 逝世 】:
●1989年7月16日:卡拉揚,奧地利指揮家(1908年-)

卡拉揚(1908-1989)奧地利指揮家。生於薩爾茨堡。幼年學鋼琴。5歲初次登臺,後進維也納音樂學校和薩爾茨堡莫札特音樂學院學習。在老師伯·保姆加特涅引導下,從鋼琴轉向指揮並于1927年在烏爾姆歌劇院初露頭角。1934年考取亞琛歌劇院指揮職務後,逐漸獲得聲譽。1938年受聘擔任柏林歌劇院指揮,與威廉·富特文格勒指揮的柏林愛樂樂團並駕齊驅,引人注目。曾任維也納愛樂樂團和維也納樂友協會管弦樂隊指揮,兼任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常任指揮及倫敦愛樂樂團指揮。後登上拜羅伊特歌劇院指揮台,名聲大振。1955年任柏林愛樂樂團終身常任指揮。1956-1964年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音樂總指導。多次在薩爾茨堡主持復活節音樂周及降靈節音樂演出。1967-1971年任巴黎交響樂團指導。1977年重返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指揮活動遍及整個歐洲,被稱“歐洲音樂的總指導”。指揮風格邏輯嚴密精緻,理智多於情感,樂隊音響豐滿厚實、宏大輝煌。1989年4月因病由西柏林返回故鄉,7月16日去逝。。
1989年7月16日,世界著名指揮大師赫伯特·馮·卡拉揚正在為薩爾茨堡音樂節排練威爾地的歌劇《假面舞會》,中午,他突然感到極度不適,他的妻子伊麗埃特趕忙前來攙扶,他躺在妻子懷中說:“我看到了上帝朝我微笑。”言罷離開了人世,享年81歲。第二天,他被安葬在家鄉薩爾茨堡的一所小教堂之後。
卡拉揚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奧地利指揮家,由於他具有超常的音樂天賦,具有驚人的指揮技巧,具有不可思議的統率樂團的魁力,被譽為二十世紀下半葉歐洲的音樂總監,國際樂壇的泰斗。
1908年,卡拉揚生於莫札特的故鄉薩爾茨堡。父母雖然不是專業音樂工作者,但都非常喜歡音樂。父親能吹單簧管,母親是位業餘鋼琴手,哥哥從小就學彈鋼琴。因此,卡拉揚從小就生活在音樂的環境裏,他4歲開始學鋼琴,5歲就登臺當眾演奏。8歲時進薩爾茨堡莫札特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卡拉揚的手較小,加上過度的練習,得了腱鞘炎,而老師又發現他有很高的指揮天賦,就建議他改學指揮。卡拉揚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後,來到音樂之都維也納,隨當時小有名氣的維也納歌劇院指揮弗朗茨·夏爾克學習。
1927年,德國小城烏爾姆歌劇院的指揮臨時得病,卡拉揚代他指揮了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演出極為成功,觀眾掌聲雷動。烏爾姆歌劇院立刻與他簽訂了七年工作合同,從此,年僅19歲的卡拉揚開始了他的指揮生涯。1935年,卡拉揚應聘擔任亞琛歌劇院指揮和音樂總指導。演出之餘,他仍然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指揮技藝日趨成熟。1937年,他在柏林歌劇院客席指揮了瓦格納的《特裏斯但與伊索爾德》,引起轟動,柏林的報紙一片喝彩,卡拉揚也因此一鳴驚人,這次演出成了他一生的轉捩點。從此,卡拉揚除在柏林活動外,還與歐洲各大歌劇院、樂團合作,在歐美各地進行巡迴演出,所到之處,大受歡迎。1941年任柏林國家歌劇院首席指揮,翌年任柏林交響樂團首席指揮,1949年成為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負責人,1955年接替富爾特文格勒任柏林愛樂樂團指揮,1956年又接替伯姆成為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音樂指導並任薩爾茨堡音樂節的藝術指導。為貫徹自己的藝術思想,他還以個人名義創辦音樂節,被譽為歐洲的“音樂總監”。
卡拉揚不僅在歐美享有盛譽,在東方也極受歡迎,曾數次率團訪問日本,並應邀擔任客座指揮,1979年,他曾率領柏林愛樂樂團前來北京訪問,該團與我中央樂團的合作演出極為成功,受到聽眾的熱烈歡迎,許多專業音樂工作者專程從上海、天津、西安等地趕來觀摩學習。這次演出一時成為我國樂壇一大盛事。
卡拉揚曾先後向二十世紀上半葉享譽國際樂壇的德國指揮富爾特文格勒和義大利指揮托斯卡尼尼學習,汲取這兩大流派的長處,通過長期的藝術實踐,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指揮風格。他的指揮動作灑脫、大方、氣勢磅礴,並以準確和客觀著稱。他指揮時不僅自己全身心投入音樂之中,而且還善於啟發樂隊隊員,使他們懂得如何演奏,用魔法般的動作牢牢吸引住樂隊。他所追求的目標就是,“把托斯卡尼尼的精確與富爾特文格勒的幻想結合在一起”。正是他的音樂天賦,加上對樂曲的正確理解和對樂隊的嚴格要求,他的演出總能達到超常出眾的藝術水準。
卡拉揚的保留曲目極為廣泛,他所演繹的貝多芬和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更是有口皆碑。一生錄製的唱片共有數百種之多,其中僅貝多芬全套九部交響曲,就分別與五十·八十年代錄製了四次。
卡拉揚還關心音樂美學,音樂治療以及相關學科的研究,關心青年指揮家的成長。為此他于六十年代末建立卡拉揚基金會,在家鄉薩爾茨堡創辦復活節音樂節,舉辦青年指揮比賽,還每年組辦一次題為“人與音樂”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涉及的題目有“音樂與哲學”,“音樂與自然科學”,“音樂與神經系統”、“音樂與數學”、‘“音樂與語言學”、“音樂體驗與時代形態”等,影響都十分深遠。
在卡拉揚的學生中,日本的小澤征爾和義大利的阿巴多,都已成了當今世界一流的指揮大家,我國指揮家湯沐海也受過他的指導。他以提攜後進著稱,小提琴家穆特、鋼琴家基辛都在他關懷下走向了世界。
卡拉揚他曾夢想在紫禁城指揮普契尼的歌劇《圖蘭多》,但未能如願,直到去年,張藝謀和梅塔合作才實現了這一設想。
[
本帖最后由 资深色狼 于 2011-7-16 18:1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