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启蒙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 卢梭 逝世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6.28——1778.7.2)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百科全书》的撰稿人之一,
著有《论人类不平等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忏悔录》等。

他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
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直至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
————————————————------ 这就是人民主权思想。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
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
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
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
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
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但是卢梭抛弃了他自己的孩子,因为他觉得凭自己的经济情况无法抚养自己的孩子,
把他们送到育婴堂让国家培养是对孩子的最好安排。在《悲惨世界》中被雨果反复嘲笑挖苦。
而他自己的《忏悔录》也极内疚地提及。

**************************************************
西元一八七一年:義大利定都於羅馬。

**************************************************
西元一九○○年7月02日(星期日):齊柏林設計製造的飛艇LZI號,在德國首航成功。

德國波登湖上,世界第一艘硬式飛行船「齊柏林號」與世人見面
世界第一艘硬式實用飛船「齊柏林LZ1號」載著4船員浮出水面,公開在世人面前!
齊柏林設計的硬式飛行船,一反過去軟式飛行船在填充氣體的布袋下面吊個吊船,
而在金屬鋁製骨架作成的流線式船體內放著裝滿氣體的袋子;
此船全長128公尺、直徑11.7公尺,並裝載著2個16馬力的引擎。
齊柏林是德國退役陸軍中將
1884年,他看到了法國人所製造的飛行船,便認為飛行船將來在軍事上將扮演著重要地位;
1891年11月退伍後,到處向政府及軍事要人遊說建造金屬製大型飛行船,但反被嘲笑為〝發瘋男爵〞;
最後好不容易獲得德國技術家協會的支援…
在1898年以10萬馬克的資本,設立發動機航空船事業助成公司,建造第一號船「LZ1號」,
但因冶煉不理想,在300公尺高度飛行18分鐘後,秤陀移動裝置故障,船體折成兩半墬落到湖面而失敗;
之後齊柏林又遭遇到收藏庫被暴風破壞以及資金困難等問題,備嚐先驅者開拓的辛苦。
他1917年死後隔年,後繼者所完成的「齊柏林LZ127號」在威廉二世援助下,終於成功環繞世界一週。
**************************************************
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年):英國開始實施平等選舉法,二十歲以上男女皆有選舉權。

**************************************************
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年):吉林長春萬寶山朝鮮農民與中國農民衝突,是為「萬寶山事件」。
1931年07月02日 (星期四): 韓國人與我國農民發生衝突,激起我國反日情節。

大約有二百名韓國人在我國吉林省長春郊外的萬寶山地區,開墾灌溉用水道工程,
他們與前來要求中止工程的我國五百名農民發生衝突。
事件的原因是日本對我國採取殖民地政策,在此情況下,日本將貧窮的韓國農民移居我國東北。
並由中間人向我國萬寶山地區的農民租借土地,建築灌溉用的水道,對韓國農民的此種舉動,
我國農民認為灌溉水道的開鑿,會造成農地的分割與水災。
因此,我國農民不斷向長春縣提出控訴。
此外,我國也認為韓國人移居到東北,是日本對我國東北的一項「侵略的先兵」;
於是,我國人民反日的情緒漸漸增加。
日本控制下的報紙卻偽稱:「因為衝突而造成韓國人的死傷!」
日本方面為對此事展開報復,於是在韓國仁川、平壤及京城等地,對該地區中國人採集體的報復行為。
他們搗毀華僑商店、襲擊中國人,最後在平壤引起一百名華僑死傷的大慘劇。

**************************************************
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日本制定掠夺华北资源大纲

1935年7月,日侵华驻屯军制定《关于华北新政权产生之相应经济开发指导案》,
提出“应利用一切机会,促进对交通、资源及金融等方面的投资”,
7月2日,日本关东军、满铁和伪满财政部、实业部在长春召开联席会议,
制定掠夺华北资源的具体大纲,其主要内容有:
(1)为开发华北工业、商业、矿业等,特设立大投资公司作总括的投资。
(2)以该公司为母体,依产业不同设立各事业公司。
(3)公司的工作首先从矿产业、交通业、贸易及棉花栽培入手。
(4)矿业中最重要的是煤,因此以山东矿业公司为煤矿公司的母体而从事发展。
(5)交通是经济开发基础,维持治安动脉,全力以赴开发察哈尔、山西及其他未开发地区。
(6)以满铁公司在山东的棉花栽培为基础,逐渐发展到使日本的棉花能够自给。

**************************************************
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07月02日 (星期日) :日俄二軍在滿蒙邊境發生衝突
曾受俄軍痛擊的關東軍再度進攻,由於俄軍激烈抵抗,使日軍遭俄軍數百輛戰車攻擊,戰局不利。
日本參謀本部考慮停戰,但日本關東軍卻認為
「在俄國沒有準備全面戰爭時,如在該地給予重挫便可有利於收拾殘局,」因而準備進行長期戰。
另一方面,俄國在最新型的戰車與大小武器的威力下展開攻擊,使日軍毫無防備能力,
日本的參戰部隊幾乎被包圍,被孤立的日軍陷入一片混亂中。
**************************************************
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纪念馆

奥斯威辛集中营位于波兰南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在欧洲建立的最大集中营之一,
1940年至1945年间,约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

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法案,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
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一个规模庞大的杀人工程,由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为主的33个集中营所组成,
1942年起就成为一个巨大的屠杀犹太人中心,集中营中设立有形形色色的大规模杀人设施,
毒气室、焚尸炉以及专为各种屠杀活动服务的“医学实验室”。
为实施希特勒对犹大人“最后解决”种族灭绝计划,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曾创造过每天毒死6000人的纪录。
毒气是剧毒氰化氢,施放后每次可毒死2000人。在奥斯威辛被毒气屠杀的达200万人之多。
遇难者的随身财物被劫掠一空,就连死者身上的牙齿、头发及至皮肤都不放过。
法西斯用受难者的人皮做手套和灯罩、用头发做成褥垫、
把死者假牙上镶的金子熔化后存入德国国家银行,其累累罪行令人发指。

1945年1月27日.奥斯威辛集中营被苏军解放,随后被辟为殉难者纪念馆。
**************************************************
民國四十八年(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举行

1959年7月2日,中共政治局在江西庐山召开扩大会议以及八届八中全会。
会议定的议题是总结经验,继续纠正“左”的错误。会议前期基本按上述精神进行。
彭德怀于7月14日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
对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产生的“左”倾错误及经验教训陈述了自己的意见。
彭德怀因此被指责犯“资产阶级的动摇性”,是“右倾性质”的问题,是向党进攻。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会议开展对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夭、周小舟“反党集团”的斗争。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反对右倾思想的指示》。
毛泽东在一个批示中,把庐山会议出现的党内不同意见的争论说成是“一场阶级斗争”,
是“过去十年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的生死斗争的继续”。
**************************************************
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年):台灣省開始實施地方自治,花蓮縣投票選舉縣議員。


**************************************************
民國五十年(一九六一年):一九五四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作家海明威自殺身亡。
1961年07月02日 (星期日) :
子彈從前額眉心之上穿過大腦,一代文豪海明威結束自己的生命,時間是1961年本日上午。

海明威曾結過四次婚,酷愛旅遊和冒險生涯,足跡遍及世界各地(1941年曾抵華採訪中日戰爭)
並曾投入三次戰爭,畢生被死亡和暴力所糾纏。眼睛、脊骨、腳趾、手掌和頭部,均罹受過創。
為此,他會有感而發得打趣道:
————————「每個人在這世上都會受到挫折,有人反而在挫斷的地方長得最結實。」
藉此來表達他忍耐苦楚和災難的勇敢,並切實踐履「怯懦人死千次,勇者只死一次」的豪語。

20歲以前的海明威,是位身經百戰的老兵,到26歲時,他在文壇的後勁已被世人所看好。
其後創作出「向武器告別」「贏家一無所得」「戰地鐘聲」時,海明威已被視為一代大師,
甚至被視為卅年代「失落一代」的代表人物。———— 1954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對於文學,海明威認為是「思想經由想像、感情及趣味的畫面表現」,
由此觀點出發,他又寫下一部膾炙人口的鉅著「老人與海」。
書中,海明成充分表達了他的內心世界──
————── 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他的鬥志絕不能被擊敗!
**************************************************
民國五十三年(一九六四年):美国总统约翰逊签署民权法案
1964年7月2日。美国总统约翰逊一挥笔,美国历史上最为广阔的民权法成为法律。
在批准民权法时,总统电视演说中~要求所有公民帮助消除美国沿存的侵犯他人人权的残余。
这是美国黑人经过长期斗争获得的结果。

该法律禁止在雇用人员、公用事业单位、工会会员资格以及联邦出资项目等方面存在种族歧视。
国会对该法律草案,进行了某些修改,然后提交签字以便施行。
约翰逊与他的前任肯尼迪为使法案通过做了艰苦的游说议员的工作。
这项法令似乎能消除不平等的障碍,为生活在美国的2200万黑人铺设一条公正机遇的大道。
约翰逊告诉观众“不承认黑人不可剥夺的权力的日子已经过去”让我们消除种族歧视的温床。
**************************************************
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〇年):麦加宰牲节惨案
7月2日是宰牲节第一天,世界各地约200万名伊斯兰教徒赴麦加参加一年一度朝觐仪式。
人群步行通过麦加间公路隧道及其上方路面时,由于过度拥挤,7人坠落摔死在隧道出口处,
随即秩序大乱。当时隧道中大约有5万人,气温高达43摄氏度。
混乱中许多老人和体弱者被踩死,还有壮年因窒息而死。
———————————————————————— 据统计,共死亡1426人。
**************************************************
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〇年):苏共召开二十八大,叶利钦宣布退出苏共。
苏联共产党第28次代表大会于1990年7月2日在莫斯科举行,
原定1991年春召开,由于国内政治经济局势变化和东欧国家剧变,苏共领导两度提前会期。
鉴于会议要解决的问题关系到苏联党和国家的前途,会议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
大会通过纲领性声明《行动纲领》、新党章、经济改革、民族政策、军事政策等10多项决议。
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戈尔巴乔夫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大会在讨论中争论激烈,主张放弃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目标的苏共“民主纲领派”
以及反对苏共社会民主主义化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派”等均在会上发表不同意见。
戈尔巴乔夫在闭幕词中指出,苏联目前的首要任务是优先发展农业、解决粮食问题,
制定和签署新的联盟条约,改善消费市场的状况,对经济进行彻底改革,加强纪律和秩序。
**************************************************
民國六十五年(一九七六年):南、北、越正式「統一」,定河內為越南首都。

**************** 2010 年 【 噴 嚏 圖 掛 】 同 期 回 顧 ***************
⊙ 股神巴菲特向盖茨慈善基金会捐献16亿美元慈善资金
每年7月1日是股神巴菲特向盖茨慈善基金会捐献伯克希尔股票的日子,
以今天伯克希尔B股收盘价为基础,2010年巴菲特将捐出16亿美元,
比去年12.5亿美元的捐献额高出28%。
该慈善将重点用于全球卫生倡议和美国的教育项目。

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回答学生提问时说:
“我所拥有的99%的财富都会用来做善事,比尔也抱有同样的态度。
我们不需要孩子超级富有,他们会富有,这无可置疑,
但我并不赞成财富代代相传。”
**************************************************
⊙ 传说中的地震云

7月2日,北京天气晴朗,空中出现“鱼鳞云”。
**************************************************
⊙ 谷歌周四表示将为同性恋员工报销健康保险费用
谷歌公司内部的约700名同性恋员工以及他们组成的“Gayglers”组织
要求谷歌提供这样的福利,谷歌此举是对这些员工要求的回应。

谷歌在博客中称:“今年,我们有了另一个庆祝的理由。
谷歌将向美国的同性同居者返还健康保险费用,并从2010年1月1日生效。”
7月1日开始,谷歌还将为同性同居者提供《家庭及医疗休假法案》中规定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