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香港從來就是顛覆基地——從雙十、六四、七一到二○一二

香港從來就是顛覆基地——從雙十、六四、七一到二○一二

明報


D08  |   副刊世紀  |   世紀.2011.黑色六月  |   By 黃毓民 2011-06-03


今年雙十,辛亥百年,海峽兩岸各自表述;大陸共產黨高舉「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大旗,豪擲數十 億元人民幣,高規格、大規模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台 灣國民黨面對明年總統大選的挑戰,自顧不暇, 「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恐怕只是行禮如儀。辛亥革命的論述權由國民黨轉送給共產黨。


香港也有紀念辛亥革命百周年活動,特區政府康文署搞圖片展覽、研討會;虛應了事,不是因為政治考慮,而是根本不識「辛亥革命運動與香港」這段歷史。 此間親 共政黨舉辦紀念活動,當然是配合「北京爺們」的對台統戰需要;民主黨和公民黨兩個民主派政黨亦不甘人後,也來紀念一番。區區熟讀辛亥革命歷史,曾是中山先 生的信徒, 當然不會對「辛亥百年」毫無所感; 於是每周到中學講一堂「從辛亥革命與香港看中國民主發展之路」,自覺覺他:


沒有香港,會有辛亥革命嗎?


根據歷史學者的研究,香港與辛亥革命的關係至少是:一,革命思想的發源;二,革命組織的起點;三,革命宣傳的重鎮;四,革命起義的基地。


中山先生在民國成立之後,面對專制遺毒在政治上的肆虐,有這樣的感慨:「夫去一滿洲之痛苦,轉生出無數強暴之專制,其為毒之烈,較前尤甚。於是民愈 不聊生 矣。夫吾黨革命之初心,一本以救國救種為志,欲出斯民於水火之中,而登於衽席之上也,而今乃反令之陷水益深,蹈火益熱,與革命初衷大相違背……」


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是:將民族革命(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政治革命( 建立民國) 、社會革命( 平均地權), 「畢其功於一役」,然而辛亥革命除了結束異族統治,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00 年來,人民的國(共和國)沒有民主!


民主在台灣已是種生活方式


二千年的「君主國」結束, 「共和國」已經100 年了(中華民國在大陸38年,在台灣、澎湖、金門、馬祖62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62 年)! 「推翻一滿洲之專制,轉生無數強暴之專制,其為毒之烈,較前尤甚。」中山先生真是先知先覺。


中山先生及其領導的革命黨人,於1911 年推翻滿清建立民國,中華民國一百年來,都是國之不國,因為連年內戰,朝野政黨國家認同南轅北轍。在大陸38 年,北伐、剿共、抗戰,不是軍政,就是訓政(黨治),大陸淪共,國民黨政府遷台,生聚教訓,志切復國,國民黨繼續做其「革命民主政黨」,獨裁無膽,民主無 量,國民黨一黨獨大,繼續「動員戡亂」,台澎金馬仍處戒嚴時期。民主也就只能相逢在夢中!


1986 年9 月28 日,台灣的「黨外後援會」在台北圓山飯店召開推薦立法委員候選人大會,結果出人意表,變成「民主進步黨」成立大會。蔣經國總統的反應是: 「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翌年(1987 年),中華民國政府宣布解除戒嚴,開放黨禁。民進黨成為台灣40 年來第一個合法的反對黨。民主要在「共和國」出現七十多年後,才在中華民國的台澎金馬踏出一小步。


公元2000 年3 月,中華民族的「共和國」史上第一次的政黨輪替在台澎金馬地區出現,民進黨的陳水扁以相對多數的普選票,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台灣沒有變天,只是民主憲政開 始像個樣子。公元2006 年春夏之交,陳水扁總統因家族牽涉貪瀆案件,立法院提出罷免,雖未達立法院罷免總統的三份之二多數門檻,但陳水扁及執政民進黨已失去道德性和認受性。 2008 年總統大選的結果,出現了第二次政黨輪替,國民黨敗部復活,重新上台執政,台灣的民主政治開始邁向成熟穩定。


明年(2012)年初的總統大選「雙英戰」(馬英九對蔡英文),萬一國民黨敗選,台灣會出現第三次政黨輪替。民主在中華民國的台澎金馬地區不再是人民需要奮鬥的目標,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改革中國之惡政治


1949 年10 月1 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僅僅是多了「人民」二字的新國號(中華民國是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是People’s Republic ofChina。共和國當然是人民的國,難道還是君主國?)並不代表這就是人民的國家,相反的,是共產黨的國家,站起來的只是共產黨和一小撮極權主義者。 「共和國」62 年,大半時間是人民在血河、淚海之中,30 年的經濟改革開放,改善了民生,但是政治專權較前尤甚。


13 億人民與民主一樣只能相逢在夢中!


帝王統治結束,專制遺毒未清,奴才思想陰魂不散,當下中國,仍然是寡頭獨裁統治,一國兩制的香港,一樣是「奴才當人才用,人才當奴才用」的專權管治。


1989 年春夏之交神州巨變, 「六四慘案」驚天動地,神人共憤,共產黨成為人民公敵。香港的中國人物傷其類,關懷國運民命,聲援愛國學生民主運動義無反顧。


「六四慘案」後一個多月,1989 年7月21 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一國兩制」不容破壞》的署名文章,把香港定性為「顛覆基地」,恫嚇港人不要在香港「顛覆中央人民政府」, 「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香港從來就是顛覆基地!


中山先生早年革命,策進革命的基地是香港,他在香港求學期間看到滿清在中國大陸的倒行逆施的惡政治,於是產生「曷為吾人不能改革中國之惡政治耶」的 革命思 想。今天,與中國大陸只有咫尺之遙的香港的中國人,把中國的惡政治看得一清二楚,應有與中山先生當年一樣的想法: 「曷為吾人不能改革中國之惡政治耶」。


斷港絕潢, 不見出路


2003 年七一,50 萬港人冒着酷暑,上街「倒董」,要求撤回二十三條立法,人民力量令到二十三條擱置立法,三位問責局長及特首董建華相繼下台。


香港是顛覆中國惡政治的基地!


然而,22 年來, 「六四慘案」血的教訓,不但沒有喚醒高高在上的中共領導人,同樣沒有喚醒香港尊貴的民主派議員。八九民運的精神在於人民要發出良知的聲音,為民主、為公義 及言論自由作出抗爭和吶喊。然而踏着八九民主運動鮮血,及六四死難亡靈上位的民主黨,背棄盟友,出賣選民,放棄爭取2012 年雙普選,反對「五區公投」,與中共密室談判,支持政改方案,民主派正式土崩瓦解,中國極權主義者及其奴才,可以肆無忌憚,為所欲為,香港民主政治如斷港 絕潢,不見出路。


「六四慘案」22 周年前夕,民主黨八位立法會議員(何俊仁、劉慧卿、張文光、李華明、黃成智、涂謹申、李永達、甘乃威)、公民黨四位議員(余若薇、梁家傑、湯家驊、陳淑 莊)和支聯會主席李卓人支持修改議事規則,把立法會大會主席驅趕行為不檢議員的權力擴及各事務委員會主席,打壓反對力量的議會抗爭及言論自由;政府5 月17 日提出立法會議員出缺後,由獲最大餘數得票的落敗候選人補上,以堵塞「五區公投」,更霸王硬上弓地要在6 月8 日提交立法會二讀,前後不足一個月,不作公眾諮詢,緊急立法,剝奪港人投票權;選舉管理委員會就選舉活動指引提出修訂,要規管網上電台及電視,製作與選舉 有關節目時,要受「平等時間」等原則限制。現在,二十三條立法可以有恃無恐擺上議程了!


人們不禁要問:如果不是民主黨向共產黨輸誠,導致民主力量潰散,特區政府又豈可倒行逆施,一至於此?


後記:


特區政府教育局要推行國民教育,讓中小學生認識祖國,那麼國民教育科老師將來如果有機會帶學生遊北京經過天安門廣場的時候,他會說些什麼呢?他會不 會說: 「各位同學,在1919 年的5月4 日,當時有一群北京大學的學生,為了抗議北洋政府在巴黎和會出賣山東權益,喪權辱國,提出『內除國賊,外抗強權』,在這裏集會,然後上街遊行,衝擊政府部 門,火燒官署,毆打官員,結果被北洋政府拘捕,但懍於輿論壓力,北洋政府最終釋放被捕學生。這次事件稱為『五四運動』。」


他又會不會說: 「五四運動之後70年的1989 年春夏之交,北京大學及其他高等院校的學生為了反『官倒』,爭取民主及言論自由,在北京遊行示威,在天安門靜坐,絕食,更得到廣大群眾響應。到6 月4 日的清晨,被北京政府動用共军清場,用機槍和坦克來屠殺手無寸鐵的學生及愛國群眾。一場波瀾壯闊的愛國民主運動,終被極權主義者血腥鎮壓掉了。各位同 學,兩次天安門事件相隔70 年,兩個北京政府,哪一個相對文明,哪一個野蠻,不是很清楚嗎?」


國民教育應該是讓學生從文化認知的角度,對本國的文化、歷史有尊嚴的自覺,而不是從道德動機灌輸愛國思想!


文∕黃毓民

人具有正義的能力,使民主成為可能;人具有不正義的傾句,使民主成為必要一一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