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转贴 只有邓小平才敢捅破的谎言 泸定桥 大渡河

转贴 只有邓小平才敢捅破的谎言 泸定桥 大渡河

在中共官场,除了邓,谁也不敢这样做。知情人谁做谁完蛋。



● 只有邓小平才敢捅破共党的这个神话



八十年代,是个没有毛泽东的时代,是邓小平三落三起后不可能再落下去的权力高峰时代,在一次邓会见美国


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时,布热津斯基对邓说他去了泸定桥现场,感叹红军当年英勇高超的战斗力。出


乎所有在场人的意外,邓小平说,「这是虚构的」,是出于宣传需要,「以表现我们军队的战斗精神」。这段


对话披露在英文媒体上,中共自然不会刊登出来。



后来,那位享誉全球、其父五十年代就职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之职的英籍华裔女作家张戎,写了一本毛


泽东传记《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其中还原了这段历史的真实。



张戎和夫婿乔·哈利戴(Jon Holliday,中文名何黎岱)为了严谨呈现出一个真正的毛泽东以及毛当权的那段


历史,花费了1 2 年时间和精力,访问了毛身边的 34 名亲友、与毛有过交往的历史见证人 116 名及接触过


毛的各国政要159 名,包括六名总统、六名总理、四名外交部长、13 名前共产党领袖等,其中有美国前国务


卿季辛吉、美国前总统福特、英国前首相希思、**、斯大林与赫鲁晓夫的翻译、张学良、蒋纬国及陈立夫等;


并访问毛身边的工作人员 18 人。同时,深入俄罗斯、阿尔巴尼亚、东德、美国、英国、梵蒂冈等 28 个国家


的档案馆,取得许多闻所未闻的史料,完成这本被誉为「威力象原子弹」的毛泽东传记,恢复的历史真实故事


就有中共编造的「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



和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一样,张戎也认为红军长征途中的「飞夺泸定桥」,在现代中国历史中,是一个很重要的


事件。但当她深入了解后才发现,「飞夺泸定桥」完全是编造的、虚构的。



首先,她找到当年红军出版的《红星报》,就是红军的喉舌报纸,对过泸定桥一事有详细记载,讲述这 22 个


勇士是最先渡河的先遣队,但没有任何伤亡。22 勇士到了河对岸毫发无伤,每人还得到一双碗筷奖励。中共


党史史料也没有记载过任何伤亡。



去过泸定桥的人,都知道那座桥大概有 100 米,铁索链上铺的是木板,但虚构的版本说桥上的木板都被烧光


了,只剩下光溜溜的铁索链,守在对岸的国民党用机枪封锁,22 个勇士冒险爬铁索过河。张戎亲临泸定桥,


采访到当地一个卖豆腐的老太太,老太太说当年没有看到有战斗。



为什么中国人脑子里一直被中共媒体灌输的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红军如何浴血奋战,会是假的呢?



张戎说,她的「毛传」,「新的东西太多了」,只要肯深入挖掘,「都有一整套新发现」,这也就是本来以为


调查个三、五年就可完成的毛传,结果欲罢不能,竟然调查了12年!



● 中共成功秘诀是蒋介石的儿子当人质



张戎说,除了以上的事实外,从中共史料中也可以得出结论。她举例,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所谓的红军两万五千


里长征,中国大陆民众被灌输的是,「毛泽东用兵如神,领导红军打败了国民党军队,最后到达陕北革命根据


地」。但一调查,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蒋介石与儿子蒋经国。

她发现红军每到一个地方,蒋介石都是把大门敞开的,因为蒋介石唯一的亲生儿子、接班人蒋经国,当时被斯


大林扣在苏联做人质,蒋介石有意放红军一条生路来换回儿子。最后,红军到达陕北,蒋经国才回到蒋介石身


边。



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共自己出版的大量史料选编也证实了这一点,如,在《国民党军追堵红军长征史料


选编》中,就收录了国民党军队追堵红军的来往电报。从电报中可以看到,国军是闪开大路让红军走的。在红


军每次处于弱势,准备大逃亡时,如红军要「长征」了,蒋介石以放中共红军一条生路做条件,向斯大林要儿


子。苏联共产党非常清楚,如果不是蒋介石为了要回儿子而对红军手下留情,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早就没了。



所以,红军在平安过了国民党的四道封锁线后,蒋再次向斯大林要儿子。斯大林当然不敢放人,因为任何一个


小战役都可以使中共武装被消灭,直到红军到达了在中国仅存的唯一一块红色根据地、刘志丹把持的共产党地


盘,确保了中共共产党可以生存,斯大林才把蒋经国放回去。这些在苏联档案馆都有详细记载,蒋介石本人的


日记也提及。张戎1993 年访问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时,说「他也是这么告诉我们的」。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李明空间可以下载到。


李明:"在我的空间每日心情后有个“点击”,点击后会打开一个网页,点击广告条下的“下载文件(IE浏览器)”即可下载一个压缩文件,解压后可以看到两本电子书和破网软件。如果觉得好,希望能介绍给你的朋友们。 "

TOP

在中国成长起来的人,大约都熟知“十八勇士飞夺铁索桥”的故事,“铁索桥”也就是“泸定桥”。歌剧《长征组歌》还有专门一节表现这次英勇的壮举。那时的学生尤其是男生,几乎无不钦佩十八勇士。
  
     不过当时我曾经有些不解:十八个人从九条直通通的铁索上爬过去,对岸的敌人怎么就打不到他们呢?这些人至多只能一只手举着手枪往前冲——不,只能是往前爬,战斗力肯定是大打折扣,他们究竟是怎样过桥的呢?可是在当时,仅有这种想法就是犯罪,近乎反革命了,所以我即没有和别人说起,自己也不敢再往下想。上中学的男孩心底下都相信超人,反正我认定这十八个人武艺超群就是了。
  
    
  
     事隔多年,腰缠万贯的富豪们代替了战场上的英雄,我对“飞夺泸定桥”的传奇也不再琢磨了,可一个偶然的事情,居然让我看到了传奇的新版本,而且这新的说法让我大为震惊。
  
    
  
     要说这偶然也实在是偶然。一天晚饭前我有事出门,顺便进了新华书店,竟然还买了两本书。近来是很少买书了,那天买了两本书,心中有几分得意,一到家马上给太太看,以显示本人的文化修养。不料太太看后马上嘲笑说:这两本书她已买回家了,我居然不知道,可见是个买书不看装样子的人。我急忙到书架前一看,果然两本一样的书早放在上面了,而且是在同一个书店买的。
  
     急忙吃完饭,拿上先后买的四本书直奔书店,好在离家不远,加上吃饭时间,前后不过半个小时。说了退书要求后,两个小姐拿着四本书左看右看,估计找不出什么拒退理由,就直接了当地说:书买了就不能退。这令我十恼怒,想不到斯文的新华书店也这样霸道。问她们什么道理,她们说账已经入电脑了,不能改。真让人哭笑不得,科技的进步竟然成了无理的依据。
  
     然后两位小姐说退是不能退,可是可以换同价钱的书。这年头,有点权的都想当霸王,反霸王条款的斗争对他们来说正好可以偷艺。
  
     憋了一肚子气,重找了两本书,一算帐还要多交五元。再次来到收银台,正好一位半老者也在交钱,他大约是给孙子买什么教材,很薄的一本要三块大洋。半老者忿忿不平,说她们是吸小孩的血,于是我很解气的称她们为“吸血鬼”。小姐也不生气,笑眯眯的吸血——收了我们的钱。
  
    
  
     回家后翻看新买的书,其中一本书名《两个人的长征》,是两个英国人写的。这两个英国小伙子突发奇想,要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徒步走一遍。他们果然走了一遍,这本书就是当时的日记。书里的事情很有意思,然而让我震惊的是其中一章:历史高于传奇。
  
     两个英国小伙走到了泸定桥,他们每到一地都要和当地百姓闲谈(他们的中文水平不低),这次也不例外。我把有关的地方摘录下来:
  
    
  
     “我跑到后面的山上。”86岁的李国秀站在桥上指着西面说:“他们早上8点开始打仗,打了一天一夜。我们躲在山头上,看见22个红军过桥,前面带路的七八个老百姓都被国民党枪毙了,几个被击中的老百姓掉进了河里。”
  
     爱德(作者之一)问她:“红军有22个过泸定桥,你看到他们怎么过的了吗?”
  
     “看到了。老百姓在前面带路,红军跟在后面。他们不知道怎么过桥,桥上没有木板,只挂着铁链。过了河的老百姓都被枪毙了。”
  
     李国秀就住在大渡河的西岸,一直没有搬过家。现在的房子已经整修过了,是砖木结构。1935年时她家的房子全是木头做的,但拆下很多木板给红军做新的桥板。
  
     假如李国秀的回忆没有失实,“飞夺泸定桥”这一事件就少了些传奇色彩——在当时的环境下,红军伤亡如此之少的确令人难以置信。历史书籍和电影都没有提到这些带路的村民,恐怕是不愿让红军的英雄形象打折扣。然而正是那些无名百姓做出的大无畏的牺牲使得整个事件更具光辉。
  
    
  
     这里有两点让人吃惊,一是守桥的国民党部队根本不像以前说的那样残忍,不然那几个在前面的老百姓早被乱枪打死了。至于过桥后被枪毙,那应该是当官的命令。
  
     其二,也是最让人吃惊的是,居然让“老百姓在前面带路”。当时的双方都知道,那是一场生死之战,这时把老百姓顶在前面,实在无法解释。“带路”肯定说不通,走在一座桥上还会迷路不成?
  
     “老百姓在前面带路,红军跟在后面。他们不知道怎么过桥,桥上没有木板,”当地老人的说法也解释不通。几万人的性命悠关,选出的十八个人连铁索都不会爬岂不是笑话。再说让老百姓做示范也莫名其妙,桥上平时都是有木板的,日常生活中过桥,肯定不会爬铁索,也就是说没有木板的铁索桥,老百姓同样不知怎么走。退一百步说,即使做示范,一两个人就够了,何必七八个人一起做示范;退一千步说,真是需要七八个人一起做集体过桥示范,那么爬一段也就应该让人家回来,为什么要人家一直爬过去?对面就是敌方的军队,老百姓又没有自卫能力,爬过去必死无疑。
  
     打死老百姓,说起来不好听,可在当时的情况,尤其在中国,即使换成红军肯定也会这样做的。而且不会等他们爬过桥,红军一定会毫不手软的把这些碍事的老百姓从桥上打落水中。
  
     所谓“老百姓在前面带路”的真实含义是什么?我想是不说自明的。
  
     最后,李国秀的回忆有没有失实呢?我想,八十多岁的农村老人不会信口开河。究竟当时有几个老百姓在前面,又有几个被击中“掉进了河里”,数字可能错,但“老百姓在前面带路”是不会错的。
  
     一定会有不少人质问 “怎么可能?这是日本人才干的事!”可战争就是战争,取胜是第一位的,包括利用平民百姓。有一个旁证,曾经出过一本书叫《血白血红》,写林彪指挥四野在东北作战的事,作者是部队的人,基本可以肯定他言出有据。当年林彪围困了四平,但是久攻不下,后来就下了一道命令,不许放城中的平民百姓出城,目的是让老百姓去和守城部队争粮食,从而制造混乱。于是,那些因为饥饿,或是要躲避炮火而逃出的平民百姓,出城后迎来的不是生的希望,而是共军的子弹。更惨的是他们想退回去时,城中的守军又关了城门,这些人只好惊恐万状的在两军交战的中间地带乱跑。
  
    
  
     有关“飞夺泸定桥”传奇的新版本,解释了我多年前的疑问。守桥部队顾忌前面的村民,不能疯狂地(用以前习惯的形容词)向过桥的红军扫射,遂使十几个红军通过了毫无遮拦的铁索桥。关于守桥部队有另一种说法,说那不是国民党的正规军,而是地方部队,或者干脆就是民团。如果是这样,那就更好解释了。地方部队有不少士兵是当地人,民团更是由当地人组成,而所谓“带路的村民”极可能有人和他们认识,从而更难以下手。
  
     十八勇士享受了极高的荣誉,民间传说十八个人中活下来的由毛亲自发了免死牌。现在看来这是不实之说,但也可见他们的地位之高。而带路的村民却从无人提起,两个英国人都替他们打抱不平。在英国人看来,之所以不提这些村民,“恐怕是不愿让红军的英雄形象打折扣”。外国人毕竟不了解中国国情,事情不会这样简单。
  
     长期以来,我们的宣传一直是“军民一条心,打败蒋匪军”(当然,现在不一样了。“蒋匪”不在了,“连爷爷”又过来了),如果几个从未受过训练的村民,自觉自愿的和红军一起冒死夺桥,那是不会给“红军的英雄形象打折扣”的,相反还会大力宣传的。
  
     不提那些“带路”的老百姓,一定有另外的原因。现在可以说,中国的老百姓,没有或是极少有人自愿在两军交火时,走在一方前面充当挡箭牌。用枪口逼着人家“带路”,自然不好再提;进一步,如果守军是地方军或是民团,那所谓“带路的老百姓”,更有可能就是守军的家属,因此就更不能提。这其中的微妙,恐怕只有长期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才能体会。

TOP

欢迎拍砖头
这个事情我大学时就听老师说过,现在再转个贴,就是因为看中共的虚假历史多了,所以想揭露它
谢谢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回复 4# FireOx 的帖子

也就难怪当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时老猫如丧考妣了,毕竟斯大林对他有恩啊。
但是我觉得赫鲁晓夫所说的都是正确的,而老猫对他如此反感,比苏联人都更加激烈,这就有问题了。
而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出乎老猫意料之外,在苏联居然大受民众的欢迎,也就见怪不怪了。

TOP

蒋介石也是爱子心切啊,如果“毛跟蒋对换一下”,那么可以说:
蒋介石领导的共产党的长征必然被国民党反动派毛泽东所击败!
老猫可是心狠手辣出了名的,老蒋远不如他啊,所以蒋失败了。

TOP

回复 3# yury 的帖子

这种事儿多了~~ 

还有百团大战、西路军、长征中的张国焘问题、长春解放,等等·········说不完··················

要说起来,今晚甭睡了···········


[ 本帖最后由 西北偏北1978 于 2009-7-31 06:18 PM 编辑 ]

TOP

连耳熟能详的"收租院""半夜鸡叫"......都是假的!!!!!!!!!

TOP

想想就不可能,要真是事实的话,就那么几个铁链子100米长上去的人都是活靶子,想过去简直难比等天。。。
忽如一夜春风来,低俗文化满世界。。。

TOP


当年的我真单纯....
课文里就有...我还一直相信
      自 得 其 樂 o(≧v≦)o

TOP

回复 11# 七久 的帖子

正常啊,河蟹国里面知道的人不多的。今天那个什么“爱国双百评选”里面不是有很多诸如此类的故事吗,我进去看了看,很无味的灰溜溜的出来了,什么都没有选。

TOP

妈咪的
岂止是今晚说不完
三天三夜都说不清

TOP

我感觉GCD一切东西都是虚假的,不过我想不通的是国军为什么会失败呢???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 (14:6)

TOP

回复 14# tyu123 的帖子

国军的失败,我看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其一,对日作战消耗掉了国民党大部分有生力量,后来匆忙扩充的部队根本不能跟之前的精锐之师相比;
其二,国民党的军队不能像共产党军队那么自由机动,国民党军队还要负责边防,海防等;
其三,共产党典型的下山摘桃子,之前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而且借着抗战机会大力扩充军队,收编汉奸和伪军;
其四,国民党的经济政策有所失误,导致了大的通货膨胀,使民众投入共产党的怀抱。但是作为指导一个国家穷全国之力抗战的执政党,这点可以原谅;
其五,国民党的特务工作,情报工作远远不如共产党。国民党的很多机构都被共产党渗透;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蒋没有毛心狠手辣。毛可以大批的死人,而蒋的军队很多在内战中为了避免兵员的死伤,选择了投降而不是战斗到最后一个。
估计还有其他的原因,欢迎大家补充,谢谢

TOP

这是在侮辱读者的智商!如果蒋为了一个儿子而放过红军,他又何必追打呢!这是对蒋介石的侮辱!

TOP

国军为什么会失败呢?转一段:

8年抗战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情,是对一个刚刚建立起的管理着一个中世纪水平大国的现代政府的巨大冲击。只一年惨烈的全面战争,就使他失去了50%以上的军队骨干,80%的财政收入。而这种损失几乎是无法弥补的。接下来的7年,他靠喝毒药来解渴,政府没有收入,战争需要庞大的军费,银行不断印刷新钞票,来满足开支。泡沫越来越大,实际上政府75%的开支都是靠这个。到1943年已经接近崩溃了。而战争需要的电力设备,金属,化学品,机械等生产工具也不是一个中世纪国家可以满足的。那只有去借外债了,抗战借款11亿美圆,当然那是要连本带息的还钱的,直到1948年才把钱还干净。

但是一年120亿法币的军费,连几百万军队最基本的伙食费都不够,军营生活困苦,军官的生活也同样潦倒。不断发行的新钞票和物资的紧张,也造成了整个社会的通货膨胀。45年8月的物价是37年的2600倍,军队,官员,中产阶级大都生活在贫困里。贪污已不可避免,军队开小差逃亡严重。社会充满了不稳定的因素。抗战胜利后,这个奄奄一息的政府得到了美国的贷款和输血,又得到了一口气。因为种种原因内战爆发了,美国输入的这口真气,只能维持半年战争。政府很清楚这点,所以一开始他们就叫喊要6个月内结束战争。

1946年下半年国军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没有更多的血输入来维持这一切,到1947年以后,几千公里的战线,分散的供应线使得国军逐渐成为强弩之末。为了维护威信,他又不愿意把分散的军队集中起来,于是战役主动权和机动权就到了共产党手里。共产党以无以伦比的情报优势,逐个打击那些分散的,敢于出战的国军。经济的持续恶化,造成了军事的灾难,而军事的灾难更加深了经济的恶化。

经济的持续恶化,直接造成包括精锐部队在内的部队士气直线下降。

全中国的人民也为共产党宣扬的联合政府,民主,人权,平均财富,建立华盛顿那样的伟业而欢欣鼓舞,希望共产党在战争中取胜。

这些欢欣鼓舞的知识分子,市民阶层用不了几年就可以享受到牛棚和抄家的滋味了。只是这个时候还在醉酒状态。

困境中的国军只是听天由命的据守,部队灰心丧气,但是他们还想用工事来阻挡共产党。

土改使1亿农民拥有了土地,那他们就要为了保护这抢劫来的财富,拼命战斗,他们担心一旦失败,这些都会失去,其实就是不失败也要失去,不过是在1958年人民公社了。土地只是1个大诱饵,要不哪个愿意去卖命?

1948年土改已经完成上百万农村青年加入共产党军队,通过土改共产党得到了地主阶层上百年的积蓄,他们用黄金,白银等硬通货从苏联,朝鲜和国内购买军需物资和原料。用粮食为本位的自己发行的货币。

1948年共产党利用日本,朝鲜技术人员和设备修建的军工厂开始进入大批量生产,苏联也把满洲里附近囤积的日军重炮和苏联卡车等装备移交给共产党,共产党已经积累出了压倒性的优势,如同1位朋友说的在1948年的亚洲,共产党拥有亚洲最强大的野战炮群。

1948年9月,经过近6个月,耗费成千上万弹药大练兵出来的东北共军首先拉开了三大战役的第一幕,辽沈战役。

东北国军司令卫立煌是个隐藏的双面人,一个苏联共产党。他成功的抵制,拖延了老蒋的命令,也不支援任何地区。就看着共产党各个击破。在苏联专家团的帮助下,共产党成功利用近2万节火车,把586800吨作战物资和大批军队快速运送到前线。1948年成立的炮兵纵队现在拥有150MM榴弹炮和150MM加农炮在内的2个摩托化重炮团,3个野战榴弹炮团,1个重型迫击炮团,2个摩托化高射炮团,和一个拥有70多坦克,装甲车的战车团的庞大的火力。在大连苏联占领区生产的通信器材把共产党各个部队连成一个整体。百万东北共产党带着660门大炮,4642门小口径火炮的惊人火力展开了战略进攻。

9月25日国军命令卫立煌迅速救援遭到攻击的东北的大门--锦州。双面人卫立煌继续拖延着时间。到2个星期以后才把部队放出来。在10月6日,在老蒋的亲自监督下华北国军拼凑了一只东进兵团乘船出发了,但苏联拒绝国军使用东北最大的港口大连,国军决心直接从塔山冲过去。共产党在塔山布置了4纵,11纵,独立4,6师等8个师的部队直接在仅仅8000米的正面防御。共产党集中了比国军更强大的火力,150MM榴弹炮,105MM榴弹炮,105MM野战加农炮,75MM高射炮,等都被摆上了阵地。兵力,火力远远超过准备登陆的国军。实际参加登陆的国军只有5个不满员的师,和30多门口径不超过105MM的火炮。而一天5到7架次的活塞飞机对于一个12.5公里的战线最多就是威慑。海上支援的军舰就一个重庆号可以,但才打了24发炮弹,就撤退了,原因有3个,1个是弹药不足,不敢打了;2个是共产党的野战加农炮可以直接攻击到他。就国军这点家当,见笑了。而东进兵团的司令侯镜如竟然也是双面人,一个参加过81起义的老共产党。3个是军舰对岸炮根本就没有优势,军舰目标大,摇摆厉害射击准确性差,而岸炮目标小,准确性好。塔山共军是用92式105MM野战加农炮在13公里外进行轰击,吓的重庆号赶快跑路了。
重火力没优势,就是近火力国军有也没优势,共军的11纵34团的一个步兵营地阵地就摆了49挺轻机枪,16挺重机枪,9门60迫击炮,那火力可想而知。国军那些旱鸭子在海上连吐带晕的,刚上岸,连一个坦克掩护也没有,就头昏脑涨的开始冲锋了,打到10月10日,暂62师开始冲锋,共军的4纵110门大小火炮一阵爆轰,75MM高射炮,双管高射机关炮也放平平射,那国军那抗的住呀,全给轰海里去了。火力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共军的火力控制了整个战场。战斗前3天共军就甩出去大小4万发炮弹,战役中共军打出去8100发大口径炮弹。国军那5个师终于吃饱炮弹大餐,伤亡被俘6000多人。战斗开始6天后锦州失守,国军也就赶快撤退了。

TOP

蒋介石对共党的看法。转一段:

对于共产党当时发动农民的武装起义,他是深恶痛绝的,认为那是“杀人放火”和“制造仇恨”:“所谓「红军」的任务,就是杀人、放火、勒索、筹款,和煽惑群众。而其政治纲领就是「杀地主,分田地,武装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他们在乡村中更要利用地痞流氓来做他的工具。。。在群众中造成了恐怖的环境,而其在地主与佃户间,更制造其仇恨的心理。并在他们放火焚烧地主富农的家宅时,一面引起贫民的抢劫,制造贫富间的斗争;同时一面又延烧贫民的家宅,强逼他们离乡别井,跟着其匪军,一同走上流寇之路。”同时他痛斥共产党破坏中国的家庭和伦理道德:“尤其是他们要在农村家庭间,煽起其家人骨肉之间的斗争,使他的党团在群众中得以发展组织,而确立其控制。。。所谓打倒廉耻、扑灭道德的口号,更是共产党诱惑他们破坏家庭,毁灭伦理,而甘受匪党役使的唯一方法。”他再次又将中共与苏俄连在一起说:“中共党徒对民众残忍控制及其暴虐的手段,比之于俄共不只是毫无逊色,而且可说其是青出于蓝,变本加厉的了。”(19) 据其子蒋纬国回忆说:“我父亲跟我说,共产的最大的弱点就是它没有人性。”(20)
  
   在一次演讲中,他痛斥共产党所领导的打倒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以恨为动机的”,是绝对不适合中国的:“俄国人民因为受专制帝王的压迫和大地主的剥削,人民对于统治阶级充满了愤怒和怨恨,共产党利用人民的这种心理,遂鼓动所谓无产阶级为本身的利益打倒其余各阶级,所以他们的革命是由于恨。。。。。。以恨人为动机而实行的革命,不仅在革命的过程中,会发挥残狠的行为,就是在革命成功后,社会也不能消灭仇视嫉恶的现象”(21)
  
   他认为共产革命与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观、民族性相反的:“以恨为动机的革命,决不适于中国的民族性,因为动机既然是恨,行动一定是残酷和卑污,而且要损人利己的,这完全和中国的民族性相反。中国几千年来伦理观念,都是利他的,不是利己的,所以中国民族的固有特性,是和平的、宽厚的、和光明的;不愿受别人的残酷的待遇,也不愿以残酷的手段施诸别人。”(22)
  
   而且他也反对马克思的阶级学说,认为中国社会不能搞阶级斗争:“中国近代产业,并没有发达,阶级的区别,并不明显,如果勉强要说中国有阶级也不过粗具阶级的雏形,阶级的对立,既不明显,阶级的利害,自然没有什么冲突,阶级的利害,既没有多大的冲突,就没有为某一阶级的利益,打倒别阶级的必要。而且更没有为单一阶级的利益,打倒许多阶级的可能。所以我们应该以社会全体的利益为前提而消灭阶级的区别,不应该以阶级的利益为前提,促成社会的分化。这是从中国的社会状况,说明共产党的阶级革命不适于中国。无论就打倒帝国主义说,或解放农工说,中国都不能采取阶级斗争。”(23)
  
   在他看来,共产党发动广大农民群众革命只不过是以民众为工具而已:“至于夺取民众,乃是以民众做工具,不是以民众做本位。以民众为工具,实在是残酷和卑污的行为,不适于宽厚和平的中国民族,前面都曾经说过了。综上所说,就是阶级斗争武装暴动和夺取民众等方法,在中国都不能实行”(24)

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其后的宁汉合流,使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建立自己的武装以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朱德等人在南昌各地起义,建立根据地,并在江西建立苏维埃。蒋介石自奠定南京国民政府以及中原大战后,也腾出手来进行“剿匪”,他在1930年10月10日,于南京发表《告全国同胞文》,指出“肃清匪共”为当前要务之一,开始了先后的五次“剿匪”。
  
   在他看来,这一小股共产党比盘锯在关外的日本强敌对中国前途威胁更大, 似乎由共产党统治的话中国人民就会陷入比被日本占领更甚的水深火热之中,他1931年8月22日在南昌时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他更将“剿匪成败”和“国家存亡”联系在一起:“我们晓得历史,无论那一个朝代差不多都有土匪,尤其是每当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即国家正要由乱而治的时候,土匪格外要扰乱得凶,历史上每遇到这种局势,国家的治乱兴亡,全系于剿匪的成败,如果当时的政府能将匪寇剿灭,国家便可安定稳固下来,而能生存发展于无极,如果政府不能将匪剿清,国家便日益陷于危乱贫困而转趋衰弱,以至于灭亡,我们现在所处之环境,正是如此”(25)

  注:
  (15)-(19)蒋介石全集之《苏俄在中国》
  (20)见日本PBS纪录片,《中国;一个世纪的革命》(《China:A century of revolution》),蒋纬国口述
  (21)-(24)蒋中正 中华民国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出席长沙市民欢迎大会讲演《本党国民革命和俄国共产革命的区别》,见中国黄埔军校网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zc1nz0055.html
  (25)蒋介石全集之《剿匪成败与国家存亡》

TOP

张戎的话不可信,个人观点。

TOP

这能是真的吗?在这边架上堆火,能不烫死这些勇士吗
ddd

TOP

回复 16# kiss6703 的帖子

做样子总要做一下的,能理解吗?

TOP

回复 19# 孤独鹫 的帖子

那邓武帝的话可信不?

TOP

飘过.....ccav反向理解

TOP

回复 18# 白驴 的帖子

转得有道理,可惜国民都被洗脑洗得一脑浆糊了。
就我上高中的时候,谁要是告诉我这些东西,估计我不单不相信,还要骂他是汉奸!
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TOP

为了蒋经国而放了土共一马,这个编的不太可信,毕竟在湘西的4条防线,就消耗土共的60%的兵力,在四川可以说是痛打落水狗的战斗,国军给土共让路主要原因还是中央军由于土共改道贵州,而被甩开,能堵截土共的只剩下川军,但当时四川刚经过刘家的内斗,战斗力低下。而且苏俄在中国也有利益存在,共同对付日本和新疆的宗教势力,所以不可能为了土共,就杀掉蒋经国,彻底断绝和国民政府的合作。

TOP

回复 25# 风吹雨打 的帖子

据我当年听老师说,不是蒋经国一个,应该还有个蒋纬国。实际上是两个儿子都被斯大林抓起来了。

TOP

 53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