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上海将建海底直播室提前7秒预报地震

上海将建海底直播室提前7秒预报地震

个人认为还是这种玩意比那些个癞蛤蟆预测更靠谱些。好像人家小日本用的就是这种技术。

P.S. 好像最近几次在小日本发生的地震,人家小日本也只不过提前了10秒钟而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8日08:07   东方网

                               
                               
                               
                               
                                       
                                       
                                       
上海将建海底直播室提前7秒预报地震
示意图 制图 刘建平 摄影 王炬亮

上海将建海底直播室提前7秒预报地震
水下“神舟飞船”

上海将建海底直播室提前7秒预报地震
“北极ARV”遥控水下机器人


                                       

  核心提示:一个可以直播上海海域海底实况的“直播室”将于明年年初开建,未来这个1公里造价高达200万元的网络将覆盖上海的周边海域并担当重任,其中包括提前7秒预报地震灾难。


  一个可以直播上海海域海底实况的“直播室”将于明年年初开建,未来这个1公里造价高达200万元的网络将覆盖上海的周边海域并担当重任,其中包括提前7秒预报地震灾难。


  昨天,展示深海前沿科技的同济大学深海馆在沪开馆,期间,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透露了上述消息。


  不受天气限制 长年自动观测


  所谓海底实况的“直播室”其实是一个海底联网观测平台,汪品先院士昨天透露说,这个在距离上海陆地20公里海域里铺设的海底联网观测平台第一期工程目前已完成设备调试,并将于2009年年初开始建设。届时,这一海底“直播室”将有望成为我国第一个海底观测站。


  海底“直播室”将集多种高科技元素于一身,铺设30米深的海底光缆,这种光缆“本领不凡”,既能准确地传输信息,也能可靠地传导能量。沪上科研
人员通过将仪器安装在光缆上,形成观测点,再通过光纤网络向各个观测点供应能量、收集信息,由于不受天气、电池寿命等限制,光缆上的仪器能进行长年连续的
自动化观测。


  收集各种信息  提前预报海啸


  好比就是长在海底里的“眼睛”,一旦整个系统建设完成,光缆将能实时传回仪器“看”到的它周遭的上海海域里的环境以及在它身边发生的各种状况,包括海水温度水质和气候变化、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和石油矿产资源等等不为人所知的海洋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这间“直播室”还能通过海底井下观测、地震仪、节点和水下工作站等的协同工作,发挥应对突发意外的作用,它能够提前收集海啸灾难发生前的各种征兆,从而进行预报。


  观测地壳变化  提前预报地震


  除了海啸外,“直播室”还能“对付”地震,通过实地连续观测洋底地壳变化过程,“直播室”将可以提供灵敏度和信噪比最高的地震监测手段,实现提前7秒时间预报地震灾难,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在资金成本方面,为实现在海里洞悉周围环境的目的,据介绍,“直播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底光缆此番的铺设代价是1公里200万元,另外,在海上以及南汇区还将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


  而这也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将在距离上海陆地50公里的海域铺设长达20公里的光缆,进而在未来建设覆盖整个上海周边海域的光缆系统,打破上海这个与海洋相伴的大都市传统上的陆地和海洋的隔阂。


  海底直播进程  一期明年开建


  ●距离上海陆地20公里海域里铺设的海底联网观测平台第一期工程目前已完成设备调试,并将于2009年年初开始建设。


  未来覆盖周边


  ●下一步将在距离上海陆地50公里的海域铺设长达20公里的光缆,进而在未来建设覆盖整个上海周边海域的光缆系统


  海底直播内容  上海海域环境


  ●铺设30米深的海底光缆,光缆将能实时传回仪器“看”到的它周遭的上海海域里的环境以及在它身边发生的各种状况


  海啸各种征兆


  ●通过海底井下观测、地震仪、节点和水下工作站等的协同工作,提前收集海啸灾难发生前的各种征兆,从而进行预报


  洋底地壳变化


  ●实地连续观测洋底地壳变化过程,“直播室”将可以提供灵敏度和信噪比最高的地震监测手段,实现提前7秒时间预报地震灾难


  海底奇兵


  从被誉为水下“神舟飞船”的和谐号载人深潜器到壮观的海底热液喷发场景,昨天,展示深海前沿科技的同济大学深海馆在沪开馆,水下奇兵阵容集体亮相。


  水下“神舟飞船” ——7000米载人深潜器


  一条可爱的胖鱼、却张开着两只大手臂,鱼肚子里还趴着3个人,这是代表我国深海科技的7000米载人深潜器“和谐号”的最新样机模型,昨天,在同济亮相的这一海底“神七”通过演示台展示了其操作原理。


  “和谐号”载人潜水器,由于设计能承受7000米深海的710吨高压,将成为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可到达世界上99.8%的洋底。


  神七飞天,它入海,与“神七”飞船一样,和谐号也是能容纳3个人,一名操作员,两名科学家。理论上,其从海面下潜至7000米深度要花掉5小时。作为重要特征,前端装有两只机械手,可以抓取75公斤的重量。


  曾赴北极的“大汉”  ——“北极ARV”遥控水下机器人


  流线式外形,黄色的“皮肤”,登上雪龙号参与第三次北极科考的一名神秘“队员”——“北极ARV”,它就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自主与遥控混合作业模式水下机器人。


  尽管体重达350千克,但是“北极ARV”这一机器人中的“大汉”却不会在海中沉没,由于身穿可产生浮力的木质“外衣”,“北极ARV”可以在北极冰下100米以内的水域悬停,并可进行作业半径达3千米的水下航行。


  “北极ARV”可以自带能源,可以通过微光缆与水面支持系统相连接。


  由于采用了“鱼雷体”和“框架体”相结合的流线式外形,它不仅可以发挥“框架体”遥控水下机器人的优势,在海中悬停并进行定点精确观测;也可以发挥“鱼雷体”自主水下机器人的特长,灵活方便地在一定范围水域里进行测量,获取更为全面的实时观测数据

TOP

嘻嘻体委怎么没报?我可是细细体委迷
爱 国 者 的 责 任 就 是 保 护 国 家 不 受 政 府 侵犯。

TOP

7秒我能跑60米

TOP

那么四川的人就算为这个建设做了奠基的贡献

人又不是為了遠大的目標而活著,渺小的目標才能成為生存意義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他们绝对不敢报,
因为要中宣部审批。

CCAV宣传。

TOP

七秒能做很多事情的,只要组织的好至少教室里的小朋友可以跑到教室外面的时间是够的。这样伤亡可以少很多了耶。

引用:
原帖由 NH706 于 2008-12-9 07:13 AM 发表

七秒???顶个P用!

TOP

回复 #7 dp_2006 的帖子

我还真不觉得够,比如在上海,很多学校都是4-5层楼高的,首先是小孩子跑这点路肯定要7秒以上~,然后怎么通知也是问题,校内广播?里面据我所知都是大妈级的退休人员,即使可以,那谁通知校内广播呢?人家大妈会不会觉得你是在捣乱??好吧,就算校内广播这块没有阻碍,教室里还有阻碍吧,在上海有很多老师喜欢不按照时间上课的,一般就是把广播一拉,然后就灭音了,他们能得到消息么?就算得到了,哪个老师会相信这类似于无稽之谈的消息,还不是继续上课?等到真的反应过来,那基本学生一半就去见释加摩尼了

TOP

七秒?我50米能跑 但是如果垂直距离怎么办? 在20.30楼有何用?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是:前者人剥削人;后者国家剥削人

TOP

虽说楼上几位说的是事实,但是如果有那么几秒的时间至少找一个比如在床和衣橱之间的地方的时间是够了。至少你整个人会有这个意识躲了。很多情况下,哪怕提前有几秒反应时间总比没有好。

就人类目前的技术来说,能提前几秒预测已经是极限了。像小日本这种多地震的国家,也就只能提前个10秒左右而已。之前很多叫嚣地震能够准确预测实在是太无聊了

TOP

回复 #10 dp_2006 的帖子

不过日本的房子耐震呀,我就不信咱祖国大陆的房子有那么坚固~

TOP

呵呵,那总比没有一点警告提醒好呀。

P.S. 侬是上海拧?

引用:
原帖由 tuzi735 于 2008-12-11 02:35 AM 发表

不过日本的房子耐震呀,我就不信咱祖国大陆的房子有那么坚固~

TOP

回复 #12 dp_2006 的帖子

无是上海拧 嘿嘿

TOP

格么,侬是阿里只区啊

引用:
原帖由 tuzi735 于 2008-12-12 09:36 PM 发表

无是上海拧 嘿嘿

TOP

dp_2006 小奈奈

无来长宁区,侬来阿里达?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减少一部分伤亡也是好的啊,不过我真怀疑真预测出来了他们敢不敢报
吃饱喝足的猪全然不知自己待宰的命运,不知道这是幸福还是不幸

TOP

回复 #16 葉孝禮 的帖子

呵呵,让领导先走咯,然后让某跑跑走,最后再轮到已经一半归西的学生~恩~很好的顺序
PS.无徐汇区饿~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