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10月19日电 (记者 曹玲娟) 江泽民同志的学术专著《中国能源问题研究》和译著《机械制造厂电能的合理使用》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今天下午,"江泽民同志学术专著译著新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行。
《中国能源问题研究》一书收录了江泽民同志关于能源问题的两篇学术论文和一篇首次公开发表的讲话。全书阐明了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分析了世界能源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能源政策设想,重点论述了走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发展道路的战略思路,对推动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机械制造厂电能的合理使用》的作者特莱霍夫博士是江泽民同志1955-1956年在苏联斯大林汽车制造厂实习时的导师。江泽民同志在长春一汽工作时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此书,1989年译著正式出版。译著的主要内容是对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汽车制造厂节能工作的总结,其中体现出的节能思路与方法,讲实效和重数据的精神,对当前的节能减排工作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今年4月,江泽民同志为译著再版撰写了《再版序言》。
(原贴点此进入)
【附录】
重发2007年被和谐的一篇博文,比较好玩。
与前总书记吊膀子
御用学者向来被看成可怜虫。但还有更可怜的,那就是本没有捞到御用资格,却硬要去攀附御用风采的所谓学者。
近日贪便宜,在孔夫子旧书网上购了一套大象出版社的《历代词话》,精装上下两册,全1900多页,原定价85元,打折下来才36元。虽然其质量远不如唐圭璋主编的《词话丛编》,但卖价实在朴素。
昨天拿到手,只看封面题字,我就明白这套书的卖价何以如此朴素了。因为这题字,分明是有出版界“票房毒药”之称的老大哥挥毫而就的嘛。
这套《历代词话》,其实是腰斩式样的词话选编,又是横排简体,读起来很不爽。但再不爽,都没有读到编者的后记那么不爽。
在后记里,编者只用两三百字简述了此书的编辑缘起及经过,然后就用雄浑的篇幅,大讲特讲与前总书记及一位神秘嘉宾的不得不说的故事。
编者深情地写道:
“ 此书是请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书名。开初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们心中是惴惴不安的,一方面认为总书记在旧体诗词方面造诣很深,德高望重,又同张璋(本书主编)有较深的文情诗缘,请总书记题写书名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另一方面,又考虑到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总书记日理万机,有多少大事需要考虑,有多少复杂的问题需要拍板,实在不应该为此等小事去打扰他。但是,当把此项动意告知总书记以后,他欣然命笔,并连写了几幅,让我们自己挑选。看着总书记遒劲、丰满、飘逸的‘历代词话’几个大字,我们心中激动万分,难以言表。近几年来,总书记又十分关心此书的进展情况,可见他对文化事业、对词学研究的关心和爱护。我们无限感激。”
要说江泽民前总书记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们心悦诚服。或者说前总书记是勇敢的音乐家(他敢去美国弹钢琴,西部农民小布什可敢到我们这拉二胡?)、睿智的脱口秀演员(与《时代》记者华莱士谈笑风生)以及开明的教育家(香港的媒体记者,你们NAIVE),我们也五体投地。但要说他老人家是“丰满飘逸”的书法大师、“德高望重”的词学巨搫,我们却有点尴尬不堪呢。(江郎“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锦云涛万里红”的御制,一直折磨着我的记忆。有时候人很奇怪,好诗怎么也背不得,烂诗却过目不忘。)
接下来,编者又隆重推出了一位神秘嘉宾,他叫江树峰。在鸣谢江老先生对此书的帮助,以及再次强调他与张璋(本书主编)的“诗词酬答”后,编者直接抛出了张璋两首怀念江老先生的自作小词,并且巧妙地作出笺注。
这两首词烂到生虫的地步,略去不录。但笺注里的几条很有意思,摘出如下:
“耄耋:指江老年近八旬入党。
1993年11月7日:江老1993年11月3日晨去世,11月7日在北京医院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余前往参加,并会晤江泽民总书记。
八方:钓鱼岛国宾馆之八方苑”。
如此看来,江树峰老先生不是寻常布衣。一查罗伯特所著《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中的江氏谱系,原来江树峰(世伯),正好是前总书记的七伯呢。
古人谀上的文词很多,但今人在貌似严肃学术著作的后记中如此大张旗鼓地与前总书记吊膀子,倒还不多见。
忍不住想起清代的沈德潜,他是持有皇家证书的御用文人、学者,生前帮乾隆老儿炮制了无数御诗,可死后十年,却因为给“悖逆”的《一柱楼诗集》作序,被“追夺赠官,罢祠削谥,仆其墓碑”。(真实原因当然并非如此,而是沈德潜舍不得放弃著作权,将替乾隆老儿捉刀的一些诗悄悄收进了自己的诗集里。)
御用学者的命运尚且起伏难定,攀附御用之学者,也请当心你的祠堂和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