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医改方案[转]
富人得到享受,穷人得到实惠
——我的中国医改方案
中国的事一定要按中国方式办,这叫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路。中国的医改也是如此,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的医改之路,那就是富人得到享受,穷人得到实惠。
在说医改之前,先说说中国食堂、招待所和公交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吃、住、行。公正的说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取得最大成就是初步解决了吃住行难问题。改革开放初期,出门只能坐班车,那种比驴稍快,比拖拉机稍舒服,和失调的月经一样不准时,司机比官爷还牛气,售票员比冰还冷,反正你爱坐不坐,有时等上两三天都不见来,有时来了能把人挤成三合板,到了县城就只能住政府招待所,要多简陋有多简陋,有的就是大通铺,管你有多少钱,只能和穷人挤到一起,吃饭也是一样只能到食堂吃,也没什么可选择的,还什么花色品种,有啥你就吃啥,你就是钱再多你也不可能吃钱吧。
现在的情形大家都知道,行,有钱人可以坐快客,再有钱可以坐直达,更有钱可以坐城际铁路,穷人就是公交车和铁路的慢车,虽然车速慢,坐着也不舒服,安全系数也不高,但确很方便适合。住,有钱人可以住三到五星级,再有钱住个别墅总统套房也无妨,穷人可以住招待所,可以住地下室,虽然脏乱差,但确很便宜实惠。吃,有钱人可以吃山珍海味,可以吃满汉全席,穷人可以吃面条馒头外加咸菜,虽然只能填饱肚皮,但确很便宜实惠。
但医院还是那个样,也许是国家良心还是,收费标准对穷人来说有点高对有钱人来说有点低,医疗设施条件也是一样,穷人看来已算不错,有钱人眼中就是破烂诊所罢了,按照经济学原理,那医院专家就和奢侈品一样,都是为人家有钱人服务的。医院就分了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收费差异也没不大,这样穷人和有钱人都去挤医院,挤专家门诊。穷人得不到实惠,富人得不到享受,所以医院是两头不讨好,久而影响了中国的整体医疗,不好也不坏,死不了活不旺。
所以现在中国医改核心就是如何让穷人得到实惠,实惠就是看病容易,看病便宜,富人看得到享受,把看病当作享受,就如购买奢侈品一样,能够在看病同时体现价值和地位,在身体得到康复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国家的任务就是把给有钱人看病收来的钱,我们就简称为奢侈品费,当然最好以税的名义征收,类似于奢侈品税,这样也名正言顺。用这些钱全部补贴给穷人看病的穷人医院(社区医院),这样富人出钱心中舒坦,穷人治病也便宜实惠了。
具体操作也非常简单,不用专家学者,不征集讨论,现成的经验就有,就是参照宾馆来做。首先解决有钱人看病问题,根据需求在城市建立三至五星级医院若干个,这些医院可以是国营,可以是股份制,也可以是私人经营,鼓励私人投入。
占地面积最少也得上万亩,绿地面积少说也占90%,
雇法国设计师,
建就得建最高档次的医院 ,
停机坪不下三五个,
电梯直接入病房,
病房最小也得四百平米 ,
什么宽带呀,光缆呀,卫星呀,
能给他接的全给他接上,
楼上边有花园(儿),楼里边有游泳池。
医院门楼子里站一个英国管家式导医,
戴假发,特绅士的那种,
病人一进门(儿),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得跟人家说:
may i help you sir (我能为您作点什么吗?) ?
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儿) ,
倍(儿)有面子 。
医疗设施和器械上面全是洋文,不是德国就是美国,日本的都看不上。
医院用药先不说贵不贵,就那包装全部按月饼包装标准。
专家那都是本地最好的,收费没上线,专家自己说了算,诊断费一小时一万元那是常有,挂号费收一百的专家立马赶出去。
医院除了医生和护士,一个病人还配一个菲佣,照顾病人日常生活。
二十四小时候就诊,电话预约,提供上门诊疗,专家坐奔驰,带野战医院救护车,就地可诊断治疗。
病人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
你要是开一日本车呀,
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有病。
你说这样的医院,收费咋样?
我觉得怎么着治个感冒也得一千美金吧,
一千美金,那是成本,
四千美金起,
你别嫌贵,还不打折,
你得研究有钱人的心理,
愿意掏一千美金治感冒多着呢,
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千,
所以,我们给有钱人看病,
要最好,更要最贵!
富人医院的税收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当然这个比例很高)全部投入到后面穷人医院,也就是为穷人治病的社区医院。
富人医院好建也好经营,关键是穷人医院如何建设,如何经营。
穷人医院按照人口密度建设,一千常住居民拥有一座丙级社区医院,一万常住居民设立一座乙级社区医院,十万常住居民设立一座甲级社区医院。全部按典型设计建设,城乡有所差异,医院选址偏僻,一般都不临街面,只要进出方便就可,建筑面积不能过多,人进出能掉回头就行。
医院设施简陋,就是常用医疗机械,X光机、B超机、血和尿常规化验设备,常规麻醉机、监护仪和抢救设备,心电监护仪器,根据级别建立一到三个不等的手术室。
医院主要开展常规诊断、救护工作,定期开展本社区内防疫消毒和体检咨询等工作。重点要加强体检工作,防病于未成大病之前。现在农村很多小病提前预防治疗可能会收到很好效果,但由于医院收费高,都不敢去医院,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没钱看只能等死。因此将来的穷人医院重点要放在预防和体检上。
医院药品等全部统一采购,可以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采购就按照质量保证下价格低者中标,在每个市县设立药品集中分配中心。国家也可以直接指定或设立专门常用药生产厂家,除特殊药品外其它的不用外包装,就装在大玻璃瓶中,能省一分算一分。
收费和九年义务教育一样,在规定范围内的疾病诊断、检测、治疗不用收费,但药品收取成本费,防疫和体检不收任何费用,超出一定范围的可以采取个人和国家承担比例方式,得了肾、心、肝什么的大病,要不自己攒钱去富人医院看,要不就回家等死。中国就是发展到什么年月都不可能治啥病都免费,几亿人呢,乘以十或百、千都不是小数字。
医院医师和护士编制按级别走,也就是按辖区常住人口定员,一千人拥的多少个医师和护士,医生和护士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和考核淘汰制度,进和出都采用考试方式,在中国再没有比考试更公平的了。医生收入按其所在医院级别和个人技能水平分开。医院上级管理部门就是现在卫生局,主管药械的统一采购,日常运营维护,人事管理等。
穷人医院的运营费用来源于三部分,第一个就是富人医院的税收和收入提成,这占穷人医院的很大一部分,最低也要超过穷人医院的运营费二分之一,其二就是国家财政投入,这个主要是穷人医院的建设投入和医生护士和工资、福利等固定费用,其三就是病人交费,这部分就是药品的成本费用。
总之一名话,不管干什么,富人要得到享受,穷人要有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