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这样的奥运会只能出现在中国
也谈“这样的奥运会只能出现在中国
张镇强
8月24日,《中国青年报》用整 篇幅,以“这样的奥运会只能出现在中国”为题,刊登了该报记者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奥运政治风险课题评估负责人房宁教授的访谈录。房教授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提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由于只是一问一答,人们看到的只能是房先生一个人的说法,没有不同意见的交锋,因此,笔者想就房的某些回答谈点看法,以供讨论。
一、“这样的奥运会只能出现在中国”没有错。但这并不能以此来自傲自豪,理由如下:①中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②中国有980万平方公里土地,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③中国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有5000年的古文化和古文明传统。④中国是现代世界经济大国之一,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⑤中国是由近8000万党员组成、具有严密的组织和铁的纪律的共产党领导和控制。⑥中国现在仍是集权制国家,实行威权主义统治,执政党和中央政府可以统一调配一切。⑦中国曾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自卑和民族复兴情绪强烈,最易在民族主义意识调动下产生巨大力量。这七大因素综合起来,可以说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物有物,要地有地,要文化有文化,在民族主义号召下,谁也愿意听命,谁不听命也不行。不能办一个超群的奥运会就一点也说不过去了。而且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具有这么完整的条件。正如房教授所说:”中国是具有唯一独特性的国家,奥运会也被赋予了这种唯一的独特性。”
据媒体透露,北京奥运会是奥运史上成本最高的一次奥运会。它支付的费用为420亿美元(约人民币3000亿元)。而上界雅典奥运会为150亿美元,下届伦敦奥运会也只打算花158亿美元。北京奥运会成本高出雅典和伦敦奥运会成本近3倍,而目前希腊的人均国民收入为3万美元,英国为4万美元,中国才2500美元。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只有希腊、英国的1/12左右,却能以高出它的近3倍的 成本来举办一次空前规模、历史上成本最高的奥运会,为什么?重要原因是,希腊和伦敦是民主国家,纳税人有权决定政府该怎么开支,不该这么开支,中国不然,政府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纳税人无权决定政府开支,即使有权说话,说了也没用。政府的大开支事先根本不公布,做完了,纳税人再说也无意义了。
二、办奥运会究竟是为了什么?房先生的主调是为了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他说:“中国要崛起,必须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这个很重要-------奥运会就是这样一个机会-------千金难买!”“奥运会成功了,所有人这时都要想一下,都要掂量掂量中国的份量。这就是改变。”但是,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 Games)是“世界最重要的业余体育运动竞赛会”,主旨是在人类社会中推广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同时发扬人的竞争向上精神,提高体育竞技水平,给人类带来鼓舞和欢乐。它属于全人类的运动,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政治工具。
所以,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国际奥委会不具有政治性,不是国际政治组织。有些人把它政治化,把举办奥运会作为国际政治外交斗争的手段固然不对,像房先生那样把成功举办奥运会作为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让世界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的手段也是不适当的,同样是把奥运政治化的表现。房先生在洋洋五千多字的谈话中,完全没有谈及这次奥运会对促进人类体育运动发展的影响,只谈它如何显示了中国的力量和对世界的政治影响。这也与他的政治研究所所长身份很相符。
但是,把举办奥运当作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手段,必然产生两个严重后果。一是举办者会不顾财力和民众承受能力,不惜采用高成本高浪费高压手段来办好奥运会。二是弄虚作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表面效果。这在集权制国家必然如此。为什么?一是集权制政府需要通过成功举办奥运会向国内人民显示其统治能力和政绩,也要向世界显示其统治下的国家的强大和能量,以赢得国内外的赞美,稳固其统治地位。二是集权制是政府大权在握,不受制于选民和纳税人的约束,也能这样做。正是这种既需要又能够构成了上述两种必然性。而这两个后果肯定会对举办国产生负面效应。
二,北京奥运会花这么多钱值不值?访谈中,记者接连问:“为什么要用举国之力办这样一个体育赛事,担心花太多钱不值”,“这个钱必须得花?”,“我们现在值了吗?”这些提问很尖锐,很深刻。房先生的回答是:“这是我们必然要过的一关!中国要崛起,必须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这个很重要.”,”奥运会这笔钱根本不是花得值不值的问题,如果仅仅是花些钱就能做到(让外国人从内心承认中国)那简直太值太幸运了”,“绝对值了!”
我的看法是不可一概而论。通过这次奥运史上规模空前,确实很成功的北京奥运会,国家和政府赢得了世界的赞扬,主要是在它的策划组织和指挥能力以及显示一个文明古国的文化魅力。
但对中国老百姓来说,值不值的问题却大有讨论余地。一是北京奥运会能不能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还是未知数。即使能改变对中国的看法,它对老百姓有何直接或间接好处?房先生并未谈及。二是花这么多钱对中国老百姓不值得,更非绝对值得。不管从长远或眼前来看都如此,从眼前更是如此。①我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处于世界第100位,人均国民收入更低。在这两方面均高于我们十倍几十倍的发达国家尚不愿以高成本来举办奥运会,为什么我们却要这样做?这对老百姓到底有益还是有害?②中国贫富差距收入差之大为世界之最。中国实际上只是一小部分人富裕了,大多数人还是比较贫困或贫困。有一些人,连生命权都没有保障。农村存在拐卖妇女婴儿集团、拐卖流浪汉乞丐集团、杀人卖尸集团等就是证明。中国至今没有统一的社保,听说还要等30年。医疗费用昂贵,近80%的人看不起病,因病坐等死亡或自杀者普遍存在。还有偏远山区的农民一辈子没进过城市,笔者最近亲历的湖北中部大洪山区的深山村民几个月或一生未去过集镇和县城。农村与城市的落差如此之大,表明中国大多数农民的处境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在这样一幅广阔的悲惨落后景象下,政府却以高出富裕国家、富裕人民几倍的钱来举办奥运会,显示国力,赢得国际的赞誉,百姓心里会平衡吗?能获得百姓认可吗?能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吗?房先生对此只字未提。
四,一次成功的奥运会能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吗?房先生认为这次奥运会的成功已经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他的谈话结束语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超出了中国的期待。最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而这种改变究竟体现在哪方面,却未具体指明。经过笔者反复搜索,有两点似乎是他的证据:一是“开幕式,80个国家的元首都来了,联合国首脑会议,恐怕也没有一下聚这么多人。”二是在回答奥运会对西方国家有什么改变时,他说:“他们需要把中国作为另外一种文明认真对待。过去,他们认为中国这种制度是注定不会成功的,现在他们发现各种预言总是不准------不能预测了,因为他们的眼镜都摔光了,他们已经开始慢慢改变了。前不久,一位美国参议员在国会听证会上,第一次公开使用了‘中国式的民主’的概念,这在过去是没有的事情,这就是变化。”
其实,世界改变对中国的看法并不是房先生所说的,从这次奥运会开始,中国改革开放一启动,西方国家就表明欢迎这种转变,纷纷来中国投资和发展。当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取得巨大成就时,国际上就承认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及其巨大的发展潜力,相应地承认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希望中国成为世界大家庭中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本来就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世贸组织等所有世界性政治经济文化组织的成员,何来的世界现在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呢?
原来房先生的意思是要通过一次奥运会让西方承认中国的现行政治制度能够办成任何大事,中国的制度代表一种与西方文明不同的另一种文明,中国也有民主,但与一向被视为具有普世价值的“西方民主”不同,它叫“中国式的民主”。而北京奥运会已经达到这一目的,西方已经认同了这些。笔者认为,中国文明,中国制度,中国式民主,它们到底有无普世价值,是否优于其他文明、制度和民主模式,远没有到作出定论的时候。由于这些主题太大,笔者只能另行表达意见,但可以先表明:80个国家元首出席北京奥运会,一个美国参议员第一次用“中国式民主”不可能证明世界因北京奥运会的成功而改变了对中国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看法。其实北京奥运成功与民主没有必然联系,反倒与不民主与关,但此处无法谈及。把北京奥运的成功等同于“中国式民主”的成功,显然不利于中国的政治改革。”正如学者于泽远所说:“中国不能止步于奥运成功的喜悦,更不能把奥运的成功片面理解成专制的成功,为继续拖延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改革寻找借口。”
作者:张镇强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
地址:武汉市湖北大学忠诚公寓1号楼2单元603号
邮编:430062 电话:027-8866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