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3)
● 杨永欣(广州特派员)
深圳舞厅大火事件在中国网上论坛引起轩然大波,中国网民痛斥这起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官(或警)商勾结案件。因为在中国,若没有“保护伞”,无证经营,别说是一年,就算是一天,它都不能撑下去。
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上星期六深夜发生重大火灾,酿成43人死亡、59人住院治疗。事发后,多名当地领导人在谈及此事时都异口同声提出一个“疑惑”:为什么这样一间无牌无照、擅自经营舞厅能长期存在?
领导们的“疑惑”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他们大多认为:领导们其实明知故问,要在深圳或广东其他城市里经营舞厅、酒吧等公共娱乐场所,所谓的营业执照、文化经营许可证、消防验收都只是表面功夫,潜规则是,各场所必须通过钱、关系或其他手段获得监管单位的“认同”,只要有监管单位的“认同”,什么证都不必要了。
一名在广州经营酒吧的业者告诉本报:“有钱搞好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否则,要当局批一张证下来,肯定得等上好几个月。用钱建立了关系后,官员来检查时会挣一只眼、闭一只眼,肯定能过关。到了最后,给钱疏通就行了,有没有证、防火设施达不达标已不重要,所以广州、深圳等城市才会出现这么多家无牌无照、擅自经营的娱乐场所。”
一名网民则说:“到处都是这些无牌经营酒吧、网吧啦,死几十人政府才重视?迟了!”
耐人寻味的是,广州市消防局一位负责人昨天告诉《广州日报》的记者:“我们昨晚全部都出动了,从市到区各个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逐一严格检查。”
广州现有宾馆酒店、招待所1402家,影剧院90家,歌舞娱乐场所700家,网吧654家。在前晚的全市大检查中,广州副市长徐志彪和副市长陈国带队,各区的负责人也深入到全市的各个娱乐场所展开全面检查。
官员“临时抱佛脚”
对于广州官员“临时抱佛脚”的举措,另一名网民说:“希望官员们永远记得这次(深圳舞厅大火)的教训。严格检查所有公共娱乐场所的决心不要现在高高举起,最后却慢慢放下。”
此外,中国舆论也指出,广东的公共娱乐场所近年来火灾频发,当局为何还不警觉、采取更有效的防范措施?
据本报了解,在深圳舞厅大火前,广东多个城市如汕头、中山、东莞等在过去几年里都发生过类似的重大火灾,死伤人数惨重,而肇祸的原因多数是娱乐场所违规使用易燃材料装修、工作人员缺乏消防知识、群众缺乏逃生技能、消防通道被阻挡等。
一名业内人士说,其实广东对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是相当全面的,问题在于执行上的困难。要所有官员严格且公正地执行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并不容易,首先必须确保他们不再有“必须收红包才过关”的心态。
另一方面,据广州媒体报道,因深圳舞厅大火事件而丢去乌纱帽的官员至今已有五名,官衔最高的是龙岗区副区长黄海广。这只是最初的处理决定,据报道,待国务院对这起事件作出调查结论后,当局将再对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依纪处理。
这起事件也获得了中国中央、省、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其中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批示,请深圳市组织力量迅速灭火,全力抢救受伤人员,查明火灾原因,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对此事件发表重要讲话的也包括广东省委书记汪洋、 广东省长黄华华等。多名广东省、以及深圳市的领导人过去两天也都亲自到火灾现场巡视、指挥工作。
此外,中国媒体消息称,除了已向警方自首的舞王俱乐部法人代表王静外,另一名“幕后老板”,即王静的前夫张某,现任职深圳市海关侦查分局,他因出差在外,还未被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