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冠军的中国跳水队林跃、秦凯、火亮及世锦赛冠军周吕鑫、何姿等5位跳水运动员,今年被人大破格录取,即将成为人大新闻学院的大一新生。(8月31日《京华时报》)
在他们之前,跳水队的郭晶晶、吴敏霞、胡佳等10余人也都在人大就读。据学校介绍,他们都是世界冠军,符合国家规定的特殊入学要求,因此得到破格录取。由于他们全部都是国家现役运动员,因此为保证其正常训练,队员们并不需要每天到学校上课,而是由人大派老师定期到跳水队给大家上课。如果运动员退役,就可到人大本部和其他学生一起上课学习,享受校园生活。
这5位运动员都是六年制本科,前两年主要是打基础,两年以后再根据个人的情况和专长选择具体专业。和其他学生一样,他们也是学分制,只有修满一个本科学生所必须的学分以后,才能拿到学校的学士学位和本科毕业证书。……
给奥运冠军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是必要的,但要有一个度。而在我国,奥运冠军可以得到大量的金钱奖励,据国家体育总局透露,北京奥运会的奖金额度将超过上届,对比悉尼奥运会时金牌奖金15万元的标准,按照每届递增5万元的等差数列计算,北京奥运金牌至少该奖25万元。金牌获得者的家乡也会重奖冠军,各级政府的奖励也是笔不小的数目,而且奖金往往超过国家级的,有些地方政府不仅给现金,还送别墅。此外,还有数不清的优待,如买房子时得到优惠,破格提拔,破格录取等等。可以这么说,只要你拿到金牌,就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奥运会冠军已经得到了金钱和荣誉,占有了很多好处,但是不能因为他是冠军就把与此无关的其他好处也给他。象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名校,有破格录取的资格,但是破格录取也是有一定的程序和要求的,而不是随意的。在社会公正成为中国人最关注的问题这一背景下,如何打破常规破格录取极少数有特殊贡献的人,是十分敏感的问题。如果破格录取是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的,那就不能说不公正,否则,将学位作为奖励,就不应该。
更不可思议的是,破格录取也就罢了,还要派老师定期到跳水队去上课,如此“伺候”这些冠军,也真够荒唐的了,还不如一步到位,现在就给这些奥运冠军发毕业证和学位证。试想,一个不来大学读书的冠军,没有真正体验大学校园的生活,就算是拿到了学位证和毕业证,在我看来,这样的大学生,也只能是虚有其表,不能算是名副其实的大学生。人大公然向冠军献媚,这是大学精神丧失的体现。
虽说冠军得到的比其他人多,这一点无可厚非,但不能允许他们占尽一切好处。毫无疑问,“冠军通吃”破坏了竞争规则,导致了不公平。我们感谢冠军给国家带来荣誉,但是不希望他们破坏公平。
一点联想--想起一部电影叫
《决裂》里面有段经典的情节--以手上的老茧作为录取劳动大学大学生的依据。 一个党委书记, 举起一个农民的手臂, 大呼: 「 凭他手上的
老茧, 就可以上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