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中国奥运选手,迈着巨大的步伐沿着鸟巢的边缘绕行了一圈。他用火炬点燃了引线,火苗迅速环绕着引线上升,点燃了体育场上方的奥林匹克火炬。“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此开幕。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全世界有数十亿人梦想着拥有一个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没有贫困、没有剥削与压迫的世界。但现实是严酷而痛苦的,当今世界是帝国主义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股占主导地位的帝国主义势力以及属于他们的资本主义军团,统治着世界上大多数的受压迫的国家与地区,同时控制并占用着在工厂与农场上被奴役的人们所创造的财富。在这个世界里,为了控制关键地区与能源,战争还在继续进行着。人们被种族、地区、性别以及数不清的方式区分开来。例如白种人至高无上、父权思想、宗教教旨主义等思想意识被用来证明剥削与压迫、以及种族统治的合理性。没有和平,也没有更美好的世界――只有完全被利益所驱动,人们不得不去接受这样残酷的事实,无止境的噩梦。
奥运会传统上是以各国代表队手举本国国旗入场开始。接下来就会是各项激烈而紧张的比赛。但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参加比赛的选手之间会产生互敬与友谊。在闭幕式上,运动员会与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一同入场,他们的手臂搭在彼此的肩膀上,充满了对其他运动员及别国文化的尊敬与友爱之情。
从开幕式到闭幕式这段时间给人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奥运会就意味着打破国界,来自各国的人团结一致。但事实截然相反。在这段时间内许多人都充满了强烈的抱负,希望能为国争光,甚至有些狭隘情绪。特别是对帝国主义强国而言,就变成了国家沙文主义――就如同我们所熟悉的宣扬“我们的国家高于一切”的美国精神。关于美国与中国的奖牌之争的猜测,以及对中国训练运动员的方法的指责永无休止。当美国队输时,就会怨声四起;当美国队赢时,就会沾沾自喜。
对美国统治阶级来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指的是全世界就能被它的帝国主义大网所圈住,并永远处于这惟一的超级大国的统治之下。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给中国迈上世界舞台、不再甘居幕后的机会。通过这个机会令全世界的人目眩惊讶,通过最好的表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变化。这是中国作为新的世界强国的“亮相聚会”,中国的统治者为此不遗余力。
但中国作为一个经济与政治强国,所处在的是一个复杂的世界。
首先要说的是,中国自身的性质。存在很大的混淆――媒体、世界领导人以及中国政府自己都故意声称自己是“社会主义”。中国实际上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在1976时就被中国共产党内部高层中毛的反对者给推翻了,这些反对者曾参加了反帝国主义的解放中国的战争,但他们的目标却不是社会主义,而是想让中国变成一个富强的国家。当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朝着共产主义前进时,他们对中国的革命方向产生了深深的憎恶。当他们开始掌权时,就立即将中国转向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现在已经被全球资本主义狠狠地套牢了。
美国帝国主义者当然是欢迎中国加入世界舞台的――但迈上这个舞台,中国必须成为一名为世界帝国主义体系负责的成员,遵守国际公约,并作为美国所统治的世界银行及世贸组织中尽职的一分子。这就好像教父邀请一名实力稍逊的对手匪徒,坐在桌前一同享用暴徒的不正当的收益――教父仍然坐在桌子的首席上,并对收益的分配拥有完全的控制权,而得到邀请的初来乍到的匪徒必须在教父制定的框架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种复杂关系的一种表述为美国何时又如何对中国施加批评。在8月7日,布什到北京的前一天,他在泰国对美国与亚洲的关系做了一个重要的演讲。他批评中国拘禁政治异议者、人权拥护者及某些宗教活动者。同时他强调中国和美国共享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安全话题。布什试图想通过评论给奥运会的光环抹点黑,他说中国也许正在大踏步迈入世界强国之列,但还没能到达,中国仍然谈不上现化和开明。但同时,他的评论又很谨慎。CBS新闻通讯员Jeff Glor说他们想要平息关于中国的批评,但这次演讲不会造成长期的影响。“布什随后赴北京参加开幕式。换句话话,美国不愿意承认中国成为世界上具有同等地位的掠夺者,但又确确实实认识到中国需要成为不仅仅是运动场上的一支队伍,而是世界强国中的一员。
认识到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是在一个全球资本主义及帝国主义不断变动的时代这一点很重要。美国仍然占据着世界帝国主义经济的首要地位,但在全球事务上遭遇到一些困难。同时,中国是一个高度的动态因素:中国对外国资本及市场很依赖,但同时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也是一个经济强国;积聚了大量外汇并具备可观的对美元日益增加的财经杠杆作用;并积极的在第三世界寻找市场并进行投资。中国在世界的政治角色也日益重要。奥运会正好在这种不停变幻的形势中举办。
中国奥运会的目标
中国的统治阶级将奥运会看作加强对中国控制的一次机会,从而巩固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与政治强国地位,并将力量延伸以获得更多力量。这需要大量的互相贯穿的主动权与目标。
他们用奥运会在中国人心中塑造国家荣誉感,并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正如篮球明星姚明在开幕式结束式所说。数万名中国民众参加了鸟巢的开幕式,也许有十亿人通过电视观看开幕式。这是一次将“全国凝聚到一起”的好机会,一次掩盖削弱也许是潜在的巨大危机――中国社会分化问题的好机会。
取得金牌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2001年取得奥运举办权时,中国政府就倾全国之力发展资助特别集中的项目,以训练世界级的运动员“119项目”,以中国相信自己能取得的金牌数量而命名。
当局明白这不仅仅能有力推动国家荣誉感,还能借金牌数量反映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许多评论员都希望中国能获得最多数量的金牌。
中国政府花了约430亿美元彻底改造北京,以向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向世界展示中国现在是一个现代化先进的国家,并能处理国际强国与影响力之间的复杂关系。他们拆掉了几乎所有的古代胡同、窄巷和庭院,修建了引人注目的奥运会场馆、许多新酒店和购物中心。不止一个评论员将中国比作凤凰,涅磐重生,并且成长为世界强国。
这么做有经济原因,通过奥运会展示一个稳定的形象,从而吸引更多帝国主义国家的新投资者,同时在帝国主义国家及其他地区树立中国商品的市场形象。但中国的统治者也有国际化的政治与意识目标。例如,他们做了一些特殊的努力(超出了奥林匹克的框架)来吸引被帝国主义打压而采取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第三世界国家,从而有希望地说服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同中国一道加入经济与政治约定以便于他们也能从中获利。这样的约定,不管他们的“社会主义”如何,将为其提供援助、技术与技能以发展他们的经济。而且这样的关系不是为了使这样国家摆脱外界的统治,而是将他们带入一个从属于中国并有利于中国资本于世界地位的关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