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痴情鬼到无情鬼:影视女鬼形象的全球化演变
《胭脂扣》中的中鬼女如花,为爱而死,又为情而返人间。(读书频道配图)
中国影视的女鬼形象中曾有过美轮美奂的聂小倩,有过至情至性的如花姑娘。她们的幽怨和飘逸似乎成了中国女鬼的商标。而时过境迁,吸血鬼女王阿卡沙的妖冶性感、日本贞子的怨毒颓废已将中国同行打进地狱。于是,我们的女鬼们也在努力西化、日化着,努力变得无情无义,努力变得生猛恐怖。她们不再做痴情鬼,而昂首成为无情鬼。
眼下的中国女鬼似乎越来越“全球化”了,少了中国传统志怪小说里的人间气息——多情与幽怨,多了份西方气质——无情且恐怖。如果说女鬼是男性想象的投射,过去的她们或许是妖冶多情的化身,而如今的女鬼,却成了性和暴力结合的恐怖符号……
曾经的女鬼:春浓花艳佳人胆
中国第一女鬼当属《画皮》中“裂生腹、掬生心、卧嗥如猪”的厉鬼。但最经典女鬼形象倒是聂小倩和如花。
1986年王祖贤版《倩女幽魂》的聂小倩,美艳绝伦。一袭白衣、肌肤胜雪、云鬓高耸、巧目盼兮,轻解罗裳,便醉倒众人无数。为爱从良,不再勾引男人,重新投胎做人。不过在《聊斋志异》里,她做了宁采臣的妾,倒没电影中那般凄婉和遗憾。
《胭脂扣》中鬼女如花,为爱而死,又为情而返人间。而如花没有聂小倩幸运,发现自己在阴间苦候53年的十二少,不过如蝼蚁,还在人世偷生。哀莫过于心死,如花并没斥责自己的情人,而是轻轻转身离去。梅艳芳那双凄婉、悲凉、怆然的眼睛,让人真真记住什么叫“哀怨”二字。
如果说世俗爱情中,男性想象的妻子应是幽娴贞静、温良和谨、端庄贤淑的话,女鬼们更符合男性完美情人的想象了,她们风情万种、聪慧过人,无须三从四德,不屑清心寡欲,少了世俗女人的做作和忸怩。
现代的女鬼:简单报复享乐趣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 国产恐怖片慢慢升温,中国女鬼也开始吸取外来“精华”——女鬼少了往昔的温情,多了恐怖和心机。
从1989年的《黑楼孤魂》起,女鬼成了恐怖的符号。14岁的冤魂小菊没有了标准女鬼的扮相,成为一个骷髅样的布娃娃。为了造恐怖之氛围——玩规则性杀人游戏,小菊变成一个杀人机器,声音古怪、残暴得可怕。 在近年来的国产恐怖片中,女鬼只是用于心理恐怖的重要元素。导演更强调女鬼形象的恐怖性,如《窒息》里躲在大提琴箱中的女尸,突然露出来一根手指,停尸房镜头飞动的女鬼头发;还有《异度空间》占前女友那张划满刀痕的脸,狞着丑脸歪头坏笑,叫人魂飞魄散;而《疑神疑鬼》中女鬼万莉的造型和举止已和贞子差不多了。
女鬼有操纵一切的能力,把害过她们的男人推到绝境。她们不再像当年的如花,只是幽幽一看自己的懦弱的男人便离去,她们也不再像窦娥、杜十娘、焦文姬、梅女恨得那么简单直接,而以鬼脸示人,把男人吓病、吓疯,或毙命。可以说,现代的女鬼只是在享受简单报复的乐趣。
女鬼的温柔:无可奈何花落去
现代社会,女人变得越来越自立,越来越不可掌握,也不再如从前般温顺和柔婉。女人不像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更像被砍掉的另一半,是对立面,既难分难舍,又是可能的威胁。
《异度空间》和《窒息》都借女鬼来反映男性的焦虑和幻觉。《窒息》从头到尾都是一个男人幻想杀妻后产生的焦虑。电影近乎荒唐地描写一个疑神疑鬼的男人,如何感觉到鬼妻存在、跟踪和报复。《异度空间》心理医生占也因内心深处的愧疚激发出对多年死去情人的恐惧,从不信有鬼到真信有鬼,而鬼也真找上了门。
两部心理恐怖片倒是完美体现了女鬼是男性潜意识的产物。游荡在现实和虚幻中的女人和女鬼,对男人始终都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威胁。从某种角度来说,女鬼形象多可怕,男人对女人的无力感就多强烈。
相关背景
女鬼背后的有趣点滴
中国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女鬼故事呢?有关历史学家的深入剖析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些有趣的东西。
梦遗与女鬼故事的关系
古人认为梦是灵魂的出游,梦中所见的死者即是死者的亡魂,这种观念跟鬼故事的产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女鬼来找男人又跟男人特有的梦遗现象有关。依照古人的观念,“梦中出现的陌生女子”很容易被解释成“来路不明的女鬼”,而在小说里,男人与女鬼交欢后,“精液淋漓,身体日渐羸弱”的说法,很可能就是对梦遗的文学描述和担忧。
中国人“补”的观念
中国的女鬼除了与男人的梦遗现象有关外,也跟中国源远流长的“滋补”观念有密切的关系。在《列异传》里有一则《谈生》说:一个女鬼在与书生好合三年后,腰部以上都已长肉,腰部以下仍是枯骨。而《夜谈随录》里的《周瑜庙枯骨》则说:一个女鬼在和男人几度春风后,她枯骨的眼眶里也开始长出肉来。与男人交欢的次数越多,“长的肉就越多”,这样的情节显然是在反映古代“精气为物”的观念——男人的精液可以“肉白骨”,女鬼找男人是为了“采阳补阴”。
“冥婚”习俗的文学化
如果将古代小说里到阳间来引诱书生的女鬼放在一起,会发现她们最大的共同特征是“未嫁夭亡”,而且系出名门。这么多未婚女鬼在死后出来找男人的故事,不得不让人想起中国民间特殊的冥婚习俗。
中国人认为人死后若得不到祭祀,易沦为孤魂野鬼,而这正是未嫁夭亡女子的困境。为了不使她们沦为孤魂野鬼,遂有冥婚的产生——父母不忍女儿的灵魂在冥间漂泊无依,就以冥婚的方式为她找个夫家,让她永世得享夫家阳世子孙的祭祀。女鬼故事可以说是“冥婚”这一文化理念的投影,因为父母不为她们安排冥婚,女鬼只好“自力救济”,自己出来找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