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说起各国洗澡的风俗,随手跟贴胡说了几句。忽然想起,我实际上白捡过一本书,Badenwonnen--Gesterm, Heute, Morgen(洗浴风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纪元前4500年讲到20世纪,地域的跨度包括埃及、希腊、罗马、伊斯兰世界、印度和波斯。书到手就没仔细看,光看画儿。:)古狗了一下,其中一些插图居然能在网上找到,贴出来以飨网友。

封面,Lawrence Alma-Tadema, Das Bad, 1909. Tate Gallery, London.图为古罗马一小型(!)浴室内景。

同一艺术家的作品,Die Bäder des Caracalla. Paris, Privatbesitz.
这位艺术家好像是洗澡专业户,网上还能找到几张,贴在下面。




Strigils and Sponges,1879


Hubert Robert (1733-1808),Le pont du Gard,1787.(merci à Lynda de Carlo) 这位艺术家画的宏伟的罗马公共浴室的图网上没有找到,却发现了这张高架引水渠,也很震撼哈。
上面几张图显示的豪华排场肯定是难以持久的。但是公共浴室并没有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相反延续了好几个世纪。后来的关闭至少有三个原因。一是教会方面认为男女混杂有伤风化,有些公共浴室跟如今中国的洗头洗脚业一样,闹不清色情和洗浴究竟哪个是主业哪个是副业;二是黑死病的流行;三是燃料的减少。

Der Jungbrunnen (1546) von Lucas Cranach.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从这张图来看,排场是小多了,水也从人工加热改成了天然温泉,然而教会方面的指责并非空穴来风。

The Bath at Leuk
Hans Bock the Elder (ca. 1550-1623 Swiss)
Kunstmuseum Basel, Switzerland
浴室多功能的又一佐证。:)

现代埃及的阿拉伯蒸汽浴室

Istanbul's Cagaloglu Hamam bathhouse.
上面两张图都不在书里,网上找到的。在伊斯坦布尔曾去那间浴室体验土耳其浴,发觉天顶采光的圆洞很有宗教意味。后来得知设计该浴室的建筑师就是设计蓝色清真寺那位,牛刀杀鸡,果然不同反响。
东方的洗浴风俗随着十字军东征部分地带回西方,但是受到燃料和传染病的限制并未得到普及,欧洲进入长达几个世纪的很脏的时期。一六四零年出版的一本法文礼仪书中劝人间或洗一回澡,每天洗手,差不多每天洗脸。迟至一七八二年,同样性质的一本书上订下规则:“为了清洁起见,每天早晨用一块白竹布擦擦脸……这比用水洗脸好些,因为用水洗的脸冬天容易受寒,夏天经不起太阳晒。”(资料来源:Are We Civilized?--Human Culture in Perspective, by Robert Heinrich Lowie,吕叔湘译《文明与野蛮》,页241。)路易十四也不洗手,只让仆从倒一点香水。Marguerite of Navarre王后在给情人的信里写道:“请看这一双美丽的手;我虽七日以来未加以洗涤,敢说还比你的好看。”(同上)
尊贵如国王王后都不洗手,可见科隆街头大便,丹麦国王婚宴桌边的尿桶,也是可能发生的。现代的卫生观念及其实施要到19世纪后半,医学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成果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时候才开始。